健身人一定要知道的胸椎活动度
健身人一定要知道的胸椎活动度
胸椎活动度是进行重量训练的重要基础能力,也是保持良好姿势、减少肩颈和腰部酸痛的关键。本文将介绍胸椎活动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改善胸椎活动度。
在人体的脊椎结构中,胸椎总共有12节。根据人体的“邻近关节假说”,胸椎主要负责活动度,而下方的5节腰椎和上方的7节颈椎则负责稳定度。胸椎负责躯干在各个方向中的活动能力,包括前弯、后仰和旋转。胸椎的活动度与动作能力会影响整个肩关节复合体的功能,包括肩胛骨是否能顺利地在身体后侧滑动,以及其他相关肩关节动作是否能产生足够的角度。
胸椎的活动度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人体会不断利用脊椎产生的活动度做出动作,不论是挺直站立、弯腰拾物还是旋转身体等动作。如果胸椎无法完整发挥功能,就可能让腰椎、颈椎弯曲凹折角度过大,导致椎间盘压力增加、脊椎产生不适感等现象。不良的胸椎活动度除了让人感觉紧绷之外,胸椎也是交感神经出入的位置。胸椎太紧的人,也较有可能压迫到交感神经,产生的外部压力就可能干扰到神经的平衡,让人经常感到呼吸不顺、情绪紧张等问题。
那么,人体在进行重量训练时若是有胸椎活动度不良的情况,就容易出现姿势不良的情况,例如驼背、耸肩的状况,进而训练中造成肩关节以及腰椎的压力,引发受伤的风险,还会降低训练时目标肌群的发力感,让训练成效大打折扣。在我们知道了胸椎活动度的重要性与影响后,以下要分享几个可以提高胸椎活动度的运动。
一、跪姿胸椎伸展运动
以四足跪姿面向一个训练板凳,膝关节至于臀部下方,脚趾点地,并将手肘弯曲后放置于板凳上。再以臀部向后移的方式,带动胸部下压并且让手臂往头部后方延伸。
此动作可以改善胸椎活动度,同时也能伸展到背侧的阔背肌和手臂肱三头肌,增加肩关节屈曲的能力(也就是手高举过头的关节点)。
二、胸椎滚筒放松运动
身体呈仰躺姿势,将滚筒置於胸椎的中段,大约在腋下向下15公分处。位置如图片示範,双脚呈现屈膝姿势,脚掌平放於地面。
收緊腹部后,让下背部自然贴住地面,双手可以至于头部后方给予颈部支撑,避免过程中造成颈部代偿不适。
[IMAGE]https://www.fitnessfactory.com.tw/upload/2024_05_27/2_202405271607178ad702eQl1.jpg
将滚筒当作支点,想象将身体向后方延伸拉长,让胸椎沿著滚筒伸展,过程中维持自然呼吸不憋气,找到最大活动范围后稍作停留,接著想象身体像是煮熟的虾仁捲曲回到起始姿势,反覆操作10-15次。
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是,若是下背部在操作过程中过度拱起,甚至离开地面,很容易在动作过程中过度伸展腰椎,不仅无法有效改善胸椎活动度,还回造成腰部不适。
三、跪姿胸椎旋转运动
身体呈四足跪姿,手掌跟肩膀呈垂直位置,膝关节置於臀部下方,脚趾点地。过程中自然呼吸维持好核心的张力,以及骨盆的位置。
[IMAGE]https://www.fitnessfactory.com.tw/upload/2024_05_27/2_202405271607139rn6fpLVN3.jpg
慢慢地将一只手离开地面,另一只手臂则持续的推地板,协助稳定身体。先将离地的手臂穿過身体下方並且向对侧延伸,进而产生躯干的旋转。
[IMAGE]https://www.fitnessfactory.com.tw/upload/2024_05_27/2_20240527160729l41896SR84.jpg
延伸到动作极限后,身体旋转回起始位置,手掌切於头部侧方再转往另一侧,并往天花板的方向旋转。
过程中維持自然呼吸,一边操作10-15次。
在动作开始前,要注意髋关节与大腿间的角度须小于90度,确保腰椎活动受到限制,创造最大的胸椎旋转范围;动作过程中,视线与头部动作都须和手的运动同步。
资料参考来源:基础肌动学 Paul Jackson Mansfield、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natomy of spine
文章来源:台湾健身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