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意志撑下来的长津湖战役十分残酷,最终击毙美军团长
钢铁意志撑下来的长津湖战役十分残酷,最终击毙美军团长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其残酷程度令中美两国军人至今难以忘怀。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的迟浩田上将曾回忆道:“过了60年这么久,长津湖战役对我来说依然是刻骨铭心。”
朝鲜战场局势的转折点——长津湖战役,因其过于残酷的事实,成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的迟浩田上将就经历了这场苦战,当时他任志愿军九兵团27军235团营教导员。“过了60年这么久,长津湖战役对我来说依然是刻骨铭心。”他回忆道。
究竟这场战役残酷到何种程度,让中美两国军人时至今日都难以忘怀?
朝鲜当时遭遇50年最冷冬天。志愿军在发动第一次战役后,美方以美第8集团军在西,第10军在东,发动钳形攻势,向鸭绿江进行全线推进,想要消灭在朝鲜境内的全部志愿军和人民军。此时,联合国军在朝鲜总兵力高达55.3万人,而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仅约23万人,人数上处于劣势,装备与火力上就更为悬殊,迫切需要二线部队迅速跟进,因此9兵团入朝参战的时间表骤然提前。
志愿军第9兵团是由20军 、26军和27军组成的,一共15万人,由于朝鲜战事紧急,这些南方兵来不及整训和做好在高寒地区作战的物质心理准备,就在开往东北的火车上接到了直接入朝命令。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看到战士们的单衣单裤十分震惊,立即警告道:“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
1950年11月7日、11月12日、11月19日9兵团悄悄渡过鸭绿江,随即投入了自然条件异常恶劣的东线战场,由于未做好准备,入朝第一天,就被冻伤800人。
虽然遭遇极度的酷寒,9兵团入朝后还是按照预定部署,向长津湖地区开进。部队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夜行晓宿,严密伪装,悄然进入战区,联合国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9兵团的行动踪迹。
寒冷的冬天给志愿军部队的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隐藏十多万人的行踪,九兵团的两个军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以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穿过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战后,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格登满怀敬意地评价道:“以任何标准来衡量,中共军队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军的粮草也是天差地别,志愿军啃着冻硬了的土豆,而美军的食物却要比他们好得多。
11月27日傍晚,志愿军10万大军已经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当中了。
11月27日夜。美陆战第1师和美步兵第7师,当时正沿着一个山间的小路行进,遭遇志愿军埋伏,10万志愿军将士在美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于次日早上,将美7师和陆战1师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
然而分割包围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消灭被围之敌却艰难无比。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方面与美军的差距是无法想象的。面对拥有空中、地面重火力的美军,9兵团唯一的优势只剩下人数和钢铁般的意志。
之后的几天,战斗进入了拉锯战的态势。
11月30日,27军集中两个师5个团的兵力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并使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新兴里的美7师31团。
志愿军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27军的将士突破了美军环形阵地外围防线,冲到美军团指挥所和炮阵地,乱枪击毙了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美军失去上校,一片混乱。很多人企图从冰封的长津湖突围,结果冰层坍塌落入湖中冻死淹死。美陆战1师派了一队人马来解围,但无济于事,只有眼睁睁地看着31团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