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Ven 方案:靶向治疗 TP53 突变型套细胞淋巴瘤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BOVen 方案:靶向治疗 TP53 突变型套细胞淋巴瘤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罕见的、不可治愈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特征性染色体易位是t(11;14)(q13;q32),导致细胞周期蛋白D1过表达。TP53基因突变是MCL最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大约10-20%的新诊断MCL患者存在TP53突变,这类患者即使接受最佳的治疗方案,无进展生存期(PFS)仍然不到一年。
研究背景
MCL的特征性染色体易位是t(11;14)(q13;q32),导致细胞周期蛋白D1过表达。除了这一标志性易位,MCL还存在其他遗传改变,包括TP53、CDKN2A、ATM、MYC和NOTCH基因的异常。TP53基因突变是MCL最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大约10-20%的新诊断MCL患者存在TP53突变。TP53突变与化疗耐药和明显较差的生存结果相关。
标准治疗方法是化疗免疫疗法,但TP53突变的MCL患者即使接受最佳的治疗方案,包括包含阿糖胞苷的诱导化疗和巩固性自体干细胞移植,其无进展生存期(PFS)仍然不到一年。因此,这类高风险患者缺乏标准治疗方案,通常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MCL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一线治疗方案。与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相比,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具有更高的BTK特异性,对白介素-2诱导的T细胞激酶(IL2-ITK)的抑制作用最小(IL2-ITK对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至关重要),并且脱靶相关不良事件更少。随机3期临床试验表明,与伊布替尼相比,泽布替尼具有更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治疗中断率更低。泽布替尼在复发或难治性MCL中表现出高活性,总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4%和25-78%,中位PFS为21.1-33.0个月。因此,泽布替尼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BTK抑制剂,可以与维奈克拉-奥妥珠单抗联合用于MCL的治疗。
微小残留病(MRD)是MCL中的一个强大预后指标,可以用于限制无限期靶向治疗的治疗持续时间。该研究旨在评估泽布替尼、奥妥珠单抗联和维奈克拉(BOVen)联合方案在TP53突变的未经治疗的M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25名既往未经治疗的TP53突变的MCL患者,患者接受泽布替尼:160mg口服,每日两次,从第1个周期第1天(C1D1)开始;奥妥珠单抗:C1D1、第1个周期的第8天和第15天以及第2-8个周期的第1天给予1000mg静脉注射;维奈克拉:从C3D1开始使用五周剂量递增方案(20mg至400mg),然后每日口服400mg,治疗持续时间:至少24个周期,如果患者在24个周期后达到完全缓解(CR)并使用免疫测序方法检测不到最小残留病(MRD)(灵敏度水平为1x10-6),则停止治疗,主要终点为2年PFS率。
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28.2个月时,ORR为96%(24/25),CR率为88%(22/25),2年PFS率为72%(95%CI,56至92),2年OS率为76%(95%CI,61至95),2年DSS率为91%(95%CI,79至100)。在24个周期后,18名患者(72%)达到CR并停止治疗,6名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3名在完成24个周期治疗后进展,11名患者在外周血和骨髓中达到uMRD6并在治疗结束后保持缓解。
安全性分析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腹泻(64%)、COVID-19感染(56%)、中性粒细胞减少(32%)和输注相关反应(24%),16%的患者出现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但可逆,没有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5名患者(20%)在治疗期间接受了生长因子支持,1名患者(4%)出现3级或更高的血小板减少,并通过剂量减少得到解决,48%的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包括COVID-19感染(n=6)、房颤(n=1)、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热(n=1)、肺炎(n=3)、皮疹(n=1)和肿瘤溶解综合征(n=1),心脏毒性很少见,仅1名患者因3级房颤而停止使用泽布替尼。
结论
BOVen方案在TP53突变的未经治疗的MCL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高活性,该方案达到了主要终点,2年PFS率为72%,与化疗免疫疗法相比具有优势,这些数据支持将BOVen方案用于TP53突变的MCL的一线治疗,并需要进一步评估其在高风险人群中的应用。
原始出处
Kumar A, et al. 2024. Zanubrutinib, Obinutuzumab, and Venetoclax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antle Cell Lymphoma with a TP53 Mutation. Blood:blood.202402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