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网约车发生事故应由谁承担责任?一文详解相关法律规定
乘网约车发生事故应由谁承担责任?一文详解相关法律规定
近年来,网约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责任归属问题也日益凸显。那么,当乘客在乘坐网约车时发生交通事故,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相关法律规定。
乘网约车发生事故的责任归属
乘客因乘坐网约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归属主要取决于网约车司机与网约车平台之间的关系:
- 如果网约车司机与网约车平台建立了劳动关系,那么应当由运营网约车的平台方承担侵权责任。
- 如果网约车司机只是与平台签订了协议(即非劳动关系),则由网约车司机个人承担责任。
这一规定源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该条款明确指出:“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的责任: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发生死人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
发生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时,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案
事故发生后,事故各方车辆应停在原地,保留好事故现场,并立即向保险公司和交警部门报案。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送往医院。除非事发地段比较荒凉或者无车经过,尽量不挪动事故车辆。现场处理
交警部门到现场调查取证,并暂扣事故车辆、当事司机《驾驶证》和事故车辆《行驶证》。一般情况下,交警处理的事故,保险公司查勘人员无需再到现场查勘。检验、鉴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认定
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
以上就是关于乘网约车发生事故的责任归属以及发生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的相关法律解析。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我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