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理科中考加分的对面,文科在倒闭潮?!

创作时间:
2025-03-14 06:40: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理科中考加分的对面,文科在倒闭潮?!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7UJVNC05568372.html

近年来,一种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在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重理轻文”了。

先是多所高校宣布缩减文科招生规模,甚至撤裁文科专业;随后深圳2026年中考改革方案出炉,总分提高至630分,理科科目加20分。这一系列操作,被不少网友解读为“文科倒闭潮”的前兆,甚至有人感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又回来了!

难道在当今社会,只有学理科才有前途?文科真的毫无用处了吗?

深圳中考变革:理科多加20分!

根据最新公布,从2026年起,参加深圳市中考的考生将面临全新的考试模式:中考总分从原来的610分调整为630分,而这多出来的20分,就来自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

除此之外,国内中考理科加分政策也十分吸睛。在部分地区,物理、化学、生物成绩优异的同学,中考能直接加5-10分;如果是大型竞赛,像在全国性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中考加分能有25-50分。这在激烈的中考竞争里,可谓妥妥的大优势,难怪现在的学生和家长都纷纷把精力往理科方向靠。

从高考志愿填报的大数据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一趋势。这几年选理科专业的考生比例一直在增加,计算机类、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专业更是香饽饽,报考热度只增不减,大家都扎堆往里冲。

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学科建设也在向理科专业倾斜。如各大高校疯狂砸钱,新建实验室、引进高端人才,还一个接一个地增设热门理科专业,就为了在理科领域站稳脚跟,提升竞争力。一些顶尖高校的理科专业录取分数线更是逐年攀升,竞争异常激烈。

就业市场的需求更是为理科专业的火爆添了一把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崛起,对理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许多企业为了招揽到优秀的理科人才,不惜开出高薪、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在一些一线城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起薪就能达到月薪上万,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年薪更是轻松突破几十万元,甚至更高。

种种迹象表明,社会正疯狂地给我们打信号: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理科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突出,理科实践能力在未来人才培养中的占比也会越来越大头!

文科要凉凉?多所大学大刀阔斧砍专业!

与理科的 “加分” 赛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科倒闭潮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文科专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 “缩招”甚至“停招”。

先将目光投向海外。2024年秋季学期,哈佛大学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其中多数都是文科专业。像是历史与文学系的《从莎士比亚到杜阿・利帕的英国软实力》《购物中心的马克思:消费文化及其批评》等课程均被取消。

这并非哈佛大学的个例,在英国,肯特大学也在2024年3月宣布淘汰6个学科的课程,涵盖艺术史、人类学、健康与社会关怀、新闻学、音乐与音频技术、哲学和宗教研究等文科范畴。

在欧洲,荷兰莱顿大学打算关闭多个本科人文专业课程,乌得勒支大学宣布从2026年9月起,法语、德语等学位课程停止招生。

在亚洲,韩国知名私立高校德成女子大学宣布,因学生人数逐渐减少,且人工智能化时代让教育环境有所改变,将从2025年起停止招收法语语言文学系和德语语言文学系学生。

在国内,文科专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从2019年开始,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在自主招生中,取消了部分文科类专业的招录计划。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撤销了整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西北大学、中科大等也撤销了部分文科类专业。四川大学更是一口气撤销了音乐学、表演、动画、广播电视学等31个专业。

据统计,仅2024年一年,我国各大高校被撤销的专业总数就已经高达1670个,是10年前的25倍。其中绝大多数是文科专业。

就业市场上,文科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文科专业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大家都挤破头去争同一个坑,竞争更为激烈,许多文科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薪资低的问题。

新闻传播学为例,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岗位需求减少,本以为新媒体是新出路,结果发现这行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更加多元化,工资却直线下降,这使得许多文科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两难的境地。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跌到了75%,专业对口率更是低至45%,远低于理科专业的平均就业率。

更雪上加霜的是,一些文科专业的工作内容相对较为基础,AI轻轻松松就能替代,这让文科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打折扣。有研究指出,文科生失业率比理科生还能高出10%左右,这差距属实让人无奈。

“重理轻文”背后的推手有哪些?

在综艺节目《少年说》里,有个男孩文科成绩名列前茅,自我感觉学文科更得心应手,想选文科。但他妈妈坚持让他选理科,理由是理科选择面广,好找工作,待遇好,甚至连对象都更好找。可见,在当今社会,大家都普遍认为学理科者得天下。“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口号,在当下这个社会又重新活了过来。

那造成这一切的背后推手究竟是什么呢?

最关键的因素,还得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到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崛起,都离不开扎实的理科知识作为支撑,理科型人才非常稀缺。相比之下,文科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相对较为稳定,增长速度较慢,部分传统文科领域甚至出现了饱和的趋势。

这一就业现象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家长对文理科的选择。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高中选科阶段,超过70%的学生和家长表示会优先考虑理科。以某重点高中为例,在高一分科时,理科班的报名人数远超文科班,理科班的数量甚至达到了文科班的四倍。

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认为,理科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为孩子的未来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就片面地认为文科毫无价值。法学,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哲学,帮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电影、电视剧的创作,以及动漫、游戏的开发,背后都离不开文科人才的创意和灵感。

在当下,我们既要重视理科的发展,也要关注文科的价值。只有实现文理平衡,才能培养出真正的 “六边形战士”,为社会的进步添砖加瓦。

不可否认,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理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深圳中考改革提高理科分值,某种程度上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希望培养更多科技创新型人才,给国家科技发展添把火。但是,如果将“理科加分”简单等同于“文科无用”,未免太过片面。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将人培养成冰冷的“赚钱机器”,而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只有百花齐放,才能创造真正的繁荣。

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纠结的话,孩子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职业规划和社会需求,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只要努力学习和不断进步,都能在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