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肿怎么办?中医西医全方位解析原因与防治方法
下肢水肿怎么办?中医西医全方位解析原因与防治方法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穿短裤或短裙出门,但发现下半身水肿得很厉害。究竟下肢水肿是反映身体有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改善呢?本文将从西医和中医两个角度,为您详细解析下肢水肿的原因、分类及预防治疗方式。
下半身水肿好困扰?你是属于哪一种水肿呢?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我们难免想要穿着清爽的短裤或是短裙出门,但一露腿却发现下半身水肿得很厉害,究竟下肢水肿是反映身体有哪些问题?有什么方法是可以改善的呢?
◆净水分压&渗透压 失衡
一般来说人体在正常平衡状态下,在血管中和细胞中的体液是流动且平衡的,这取决于我们将血管内水分推出的“净水分压”和血管内将水分保留在血管内的“渗透压”,当这两个压力失衡,造成血管内的水分不断往细胞间质流出,就会造成所谓的水肿。尤其又当我们的静脉或淋巴回流不好,久站久坐不动,或是静脉瓣有受伤史,就会让我们的水分堆积在下半身,造成下肢水肿。
◆单侧或双侧的腿部水肿
我们在临床诊断上通常会先判别是单侧的腿部水肿,或是双侧的腿部水肿,另外也会按照水肿的时间分类为急性或慢性。单侧的腿部水肿比较少见,一般多和静脉管的阻塞或单侧的淋巴循环问题有关,例如:单侧的深层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 DVT),腔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或是单侧的继发性淋巴水肿,如果是短短几天才忽然出现的单侧水肿,又合并发热肿痛,通常需要很迅速地找出原因并解决,尤其是深层静脉栓塞或是腔室综合征,这是属于比较危急的状况,请不要迟疑赶快就医,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另外就是比较常见的慢性双侧下肢水肿,通常也会需要先排除一些心脏疾病,肾脏疾病或是肝脏疾病的可能,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朋友,如果平常容易觉得很喘或躺下就会呼吸困难,夜尿又合并有水肿,有可能是属于心脏无力所以造成的下肢水肿;另外像肾功能不佳的患者,白蛋白不足,也可能会有眼睑、面部和四肢浮肿,肝功能不佳的患者可能除了下肢水肿外合并有腹水、黄疸的情况,以上说的都是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问题,当然要先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这些可能之后,接下 来就是一般人的“生理性水肿”,例如饮食吃太重口味、工作一直长期需要久站或久坐,或是女性怀孕或生理期前因激素较高所引起的水肿。
◆水肿原因及预防方式
在中医来说,水分是靠“肺、脾、肾”三脏的代谢,同时和“三焦、膀胱”的调控有关。因此我们会先辨证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辨别水肿属于实证或虚证,实证包括是否有外邪感染、气血瘀阻,虚证包括是否有肺脾气虚、心阳不足、或肾虚水泛等等证型,再搭配一些利水消肿的中药方,如:防己黄芪汤、五苓散、五皮饮、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济生肾气丸等等,单味药包括:茯苓、泽泻、薏仁、车前子、玉米须、赤小豆等等。生活习惯方面,一般建议患者若是久坐久站,建议30分钟可以活动一下,或是穿弹力袜,睡前抬脚,和避免吃太咸太辣的食物。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因为水肿就不喝水,因为如果不喝水,身体反而没有办法把废物代谢掉,更容易血液循环不佳,造成肾脏无法将尿液排出,反而影响身体的功能,还有不建议天气热就吃太多冰品冷饮,因为久坐不动又一直喝冰饮,身体越喝冷的代谢越慢,反而久了之后水分和脂肪积在小腹、肚子、臀部、下半身等部位,还是建议以常温水为主。
◆推荐夏日食疗
推荐两款夏天可以多吃的食疗:四神汤和红豆薏仁汤
四神汤组成:茯苓、山药、莲子、芡实,这四味都是健脾胃的中药材,其中茯苓功效是健脾利水渗湿,山药固脾肺肾,芡实健脾除湿固肾,最后莲子也是补脾益肾,适合大部分人的体质,尤其是长夏雨季湿气很重,或是吃太多冰品冷饮造成的腹泻、水肿等等、服用后可以改善脾胃湿气重的体质。
红豆薏仁汤:坊间的红豆和中药材所谓的赤小豆形状不同,一般的红豆较圆润,赤小豆较扁平细长,一般红豆利尿消肿的效果也较赤小豆弱一些,但配伍上薏仁,利水消肿的效果就会好很多,建议选择大薏仁,排水除湿的效果更好,容易水肿的女生非月经期可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