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承诺书的法律效力如何确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承诺书的法律效力如何确认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4365.com/zs/3215197.aspx

承诺书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文书,其法律效力如何确认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解析承诺书的法律效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法律概念。

承诺书的法律效力如何确认

判断承诺书的法律效力,关键在于其内容是否合法合规。当约定事项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均清晰明确时,便具备了相应的法律约束力;反之,若约定内容违反相关法规规定,同时约定事项中责任与义务的描述较为模糊且含混不清,那么此类约定则并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

承诺乃是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赞同并愿意接受其规定的态度或意愿的一种明确表达方式。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承诺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承诺书作为合同的一类形式,其实质乃是蕴涵对于彼此当事人的法规性的约束力,然而要确保承诺书具备效力,须符合以下述三项必要的严格要求:

  1. 首先,承诺书应充分反映当事人内心真实、纯粹的意愿,不得受强制、恐吓、利诱以及欺骗等因素干扰与影响;
  2. 其次,承诺书内容不得违背相关法律准则,同时亦需尊重并遵守法律和社会公众利益,以及公序良俗等原则;
  3. 最后,承诺书的履行也应当避免侵害到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对此也有明确规定:

《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本文原文来自64365.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