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65岁的高血压病人,到底能不能使用洛尔类降压药?医生讲清楚
不到65岁的高血压病人,到底能不能使用洛尔类降压药?医生讲清楚
年龄不到65岁的高血压病人可选择5大类降压药,包括利尿剂、洛尔类、地平类、普利类和沙坦类。研究表明,普利类、沙坦类和洛尔类降压药在中青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上优于噻嗪类利尿剂及地平类。指南推荐根据中青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及降压策略。
虽然5类降压药均可作为65岁以下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治疗选择,但研究显示它们在降压疗效上存在差异。普利类、沙坦类和洛尔类降压药在中青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上优于噻嗪类利尿剂及地平类。此外,利尿剂和地平类降压药对舒张压的控制效果不佳,尤其是对单纯舒张压超标的朋友。
基于中青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及降压策略,以实现对中青年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现代医学已经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差不多就行"的思想早已过时。
一个外国团队基于血浆肾素活性将高血压病人分为"高肾素型"和"低肾素型"。高肾素型高血压在中青年患者中更为常见,而低肾素型(高容量型)高血压多见于老年患者。
英国高血压学会建议,根据不同年龄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初始降压应在肾素抑制剂和容量抑制剂两类药物中择其一。肾素抑制剂包括普利类、沙坦类和洛尔类降压药,容量抑制剂包括地平类和利尿剂。这一原则在后续更新的高血压指南中得以保留。
关于洛尔类降压药的争议主要集中在预防脑卒中的疗效上。虽然有研究显示洛尔类降压药在预防脑卒中方面的疗效不如地平类和沙坦类降压药,但这一结果并未在年龄<65岁的中青年高血压人群中得到确认。英国及美国高血压指南因此不再将洛尔类降压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然而,洛尔类药物是一种差异性较大的降压药,不同洛尔类药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近期中国和欧洲高血压指南仍推荐洛尔类药物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选择,特别是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38.2%的无合并症的高血压病人的静息心率每分钟都≥80次,年轻患者心率更快,这表明洛尔类降压药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仍有重要地位。
洛尔类降压药特别适用于存在显著肾素激活证据的患者,如静息心率每分钟>80次的患者。对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等临床情况的患者也适合使用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洛尔类降压药对糖、脂代谢有潜在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洛尔类降压药与利尿剂合用需谨慎。
总的来说,洛尔类降压药的使用虽然还有一定争议,但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洛尔类降压药仍是一个重要选择,特别是心率较快的患者,洛尔类药物的优势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