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供港基地增至962个
“菜篮子”供港基地增至962个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持续升级,供港基地数量增至962个。通过引入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不仅提升了蔬菜产量和品质,还实现了高端水果的本地化生产,为港澳市场提供了更加稳定和优质的农产品供应。
香港文汇报报道,通过科技手段扩产提质,高端水果将实现“湾区产”。
在国家、省的支持下,以广州为总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以同一个标准的管理模式、信息平台以及供港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打造大湾区蔬菜供应体系。去年启动时,认定380多家供港基地,此后,新认定和新建设的生产基地不断增加。
截至目前,广州与全国132个地级市合作,已认定962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港基地和93家产品加工企业。“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负责人表示,通过科技手段扩产提质,质优价廉农产品将更稳定供应港澳。接下来,将携手港澳,通过市场化手段打通更多供销渠道。
高品质、高技术、高产量,已成为供港基地的“新标签”。
广州绿天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粤港澳菜篮子基地,目前,有奶油、罗纹、红珊瑚等多个进口品种的生菜,上海青、油麦菜等中式绿叶菜以及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共30多种,是内地最大规模量产无土蔬菜种植企业。
“我们的蔬菜,大约10%供应香港,比如百佳、惠康的大部分的水培蔬菜是我们供应的,它乾净、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过水即食。”绿天然运营总监蔡晓娜说,广州基地正从目前1,000亩增加到2,000亩,只要有需求,可以实现稳定供应香港。
“我们引进以色列农业技术,蔬菜成长过程全程电脑控制。比如西红柿,我们每亩年产量可以达到25吨,比传统土培高出近15吨。”蔡晓娜说。
广东乡丰农业有限公司以种植燕窝果、无花果、红心火龙果等优稀高端水果为主,是一家最新认定的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在引进国外新品种后,能够做到无菌化处理,培育高产、无毒、抗逆性强的品种,而借助科技手段,可以对成长过程实现育儿式精细化管理。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