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者积极参与到RISC-V标准制定中—— 以开源精神推动芯片产业变革
中国开发者积极参与到RISC-V标准制定中—— 以开源精神推动芯片产业变革
2025年2月28日,以"共建生态·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玄铁RISC-V生态大会在北京望京召开。全球数百家企业及机构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芯片产业的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开放指令生态联盟理事长倪光南等专家学者分享了对RISC-V发展的洞见。本次大会不仅展示了RISC-V生态的最新成果,更彰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芯片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现场
倪光南院士为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做视频致辞
参会者在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现场参观
推动标准制定:标准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指令集架构是计算机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之间沟通的一套标准和规范,是芯片的底层关键技术。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卫·帕特森教授团队领导研发了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称作"RISC-V",并宣布对外开源。这种全新模式大幅降低了芯片设计的周期和成本,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如今,有数百家中国企业在关注或以RISC-V指令集开发芯片,在RISC-V国际基金会的24个高级会员中,就有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11家中国企业或机构。
"对于信息技术而言,标准化工作特别重要。"倪光南表示,"实践证明,标准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也是RISC-V生态迈向全球化和高级化的重要基石。"
在推进标准化工作的进程中,阿里巴巴达摩院的玄铁团队贡献很大,目前在RISC-V国际基金会的2个技术委员会及10余个技术小组中担任主席或副主席职位,积极推动AI相关技术方向的标准化建设。
"尤其是在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玄铁团队推动了超过30%RISC-V高性能IP的落地应用,加速了RISC-V在各个高端领域的渗透。"倪光南表示。
加强国际合作:广泛吸纳全球优秀的技术人才和资源
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国际合作正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必选项。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企业与全球伙伴进行协作已成常态。
比如,达摩院推出的玄铁C910等处理器,助力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卢卡·贝尼尼带领的团队打造开源AI软硬件平台、提升AI计算效率。"RISC-V正是AI时代所需要的开源架构,引领我们走上一条开放的AI革命之路!"卢卡·贝尼尼教授通过视频连线,在大会上分享了他的感受。
为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拓展技术能力,由达摩院牵头成立的"无剑联盟"在大会上官宣了一批新成员,比如Cadence和西门子EDA等。作为新晋成员,他们将与玄铁联手攻克复杂场景验证难题。
"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广泛吸纳全球优秀的技术人才和资源,共同推动RISC-V产业和生态的繁荣发展。"倪光南表示。
坚持开源精神:强调了知识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开源,成为会场上的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王怀民表示,开源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和竞争前沿。中国作为全球开源的重要参与者,正处于从参与融入到蓄势引领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变革期。
在RISC-V开发中,开源技术的具体实践越来越多。去年大会上,RISC-V开源笔记本电脑"如意BOOK甲辰版"惊喜亮相,实现大型商用软件的稳定、流畅运行。此次大会中,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进一步介绍"如意BOOK乙巳版"、智能机器人、AI PC等RISC-V高性能应用。其中,基于玄铁C920处理器的AI PC概念机已经跑通DeepSeek等开源模型,打通从开源硬件架构到开源操作系统、再到开源AI模型的"开源AI全链路",单位计算能耗降低30%。
为与全球同仁共享RISC-V技术红利,中国科技企业始终坚持开源开放。据悉,玄铁4款量产处理器全栈开源,开发者可以下载源代码,并基于此实现开源EDA协同、硬件架构创新、丰富软件应用生态。正是在开源精神的指引下,玄铁率先走出"开放、共建、共享"的产业合作新范式,更多终端厂商拿到了芯片设计的"加速包"。
"我们还要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努力。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关键领域,我们已经扬帆启航;在服务器领域,我们已经开始进入;民航、自动驾驶、AI加速……这些就像冉冉升起的旭日,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的确,开源精神不仅是代码共享,更是人类智慧的共享。中国正与全球伙伴并肩前行,共同为人类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实际上,开源精神贯穿着中国的历史长河,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主张教育要面向所有人,强调了知识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这也符合我们今天倡导的开源文化。"倪光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