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出炉!中国港口名列前茅!
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出炉!中国港口名列前茅!
近日,美国交通杂志(AJOT)公布了2023年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国港口表现亮眼。
在上榜的35个亚洲港口中,中国以20个港口的总数领先。其中,有11个港口位于前25名,具体排名如下:
- 上海港
- 宁波舟山港
- 深圳港
- 青岛港
- 广州港
- 天津港
- 香港港
- 厦门港
- 高雄港
- 太仓港
- 北部湾港
此外,还有多个中国港口进入百强榜单,包括:
- 日照港
- 连云港港
- 营口港
- 大连港
- 福州港
- 洋浦港
- 台中港
- 台北港
- 基隆港
AJOT表示,据Alphaliner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的第一周,全球共有6,166艘集装箱船活跃,运载能力达到29,487,484标准箱。其中,大部分运力部署在三条主要区域贸易航线上:
- 跨大西洋航线:159,315标准箱
- 远东至欧洲航线:458,864标准箱
- 跨太平洋航线:517,472标准箱
不出所料,AJOT的100大集装箱港口中的大多数都服务于这三条主要货运航线。并且排名前15的集装箱港口中有12个位于亚洲,其中8个港口位于中国,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上海港。
图源:美国交通杂志(AJOT)
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准箱大关,连续十四年蝉联全球第一。与AJOT推出的《2022年全球TOP100集装箱港口排名》相比,除香港港、基隆港排名下滑外,其他港口排名均有所上升或保持原位。
除中国港口以外,新加坡排名第二,吞吐量刚刚超过3900万标准箱,正在稳步增长。大士码头现在有八个泊位在运营,预计今年晚些时候还将有三个泊位投入使用。今年,新加坡的每周吞吐量从770,000标准箱上升到820,000标准箱。大士是为数不多的能够高效处理22,000标准箱以上船舶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为新加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邻近的马来西亚巴生港也受益于马六甲海峡的繁荣贸易,吞吐量首次超过1400万标准箱。
由于制造业逐渐转移到越南,越南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在日益增长。2023年越南处理了约2500万标准箱。几乎所有的这些货物都经过海防、盖梅-施威港和胡志明市港这三个港口。越南海事局的目标是开发一个海港系统,到2030年每年能够处理3800万至4700万标准箱。
韩国釜山港的吞吐量为2275万标准箱,受益于该国巨大的出口增长,它在100强集装箱港口中排名第7。然而,与香港一样,釜山正在与上海和宁波舟山等中国大型港口争夺“枢纽港”船舶停靠权。在规模和效率方面,中国港口的表现都优于韩国。韩国仁川港的吞吐量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从317万标准箱增加到345万标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