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草莓是打了膨大剂?吃了对身体有害?真相是→
空心草莓是打了膨大剂?吃了对身体有害?真相是→
每当天气变冷,市面上的草莓开始大量上市,其酸甜可口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关于草莓的一些说法却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例如,有人认为草莓出现空心现象是因为使用了膨大剂。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草莓空心真的是因为打了膨大剂吗?
实际上,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草莓是否会出现空心,主要取决于其品种特性和栽培管理两方面因素。
不同品种的草莓在果实结构上存在差异,某些品种天生就容易形成空心果。例如,“凤冠”、“甜查理”、“全明星”等品种本身就是空心的。此外,栽培过程中诸如光照、温度、水分、施肥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草莓的生长发育,进而导致部分草莓出现空心的现象。在草莓果实成长的关键期,浇水过度都有可能造成草莓空心的后果。这是因为草莓长得太快,中心部分跟不上果实快速生长的步伐,所以才会出现空心现象。
关于膨大剂的问题,确实有农民会在种植过程中适量使用氯吡苯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促进作物生长。但这类物质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是经过严格审批并允许使用的农业化学品,合理规范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更重要的是,膨大剂的使用量有一个“自限性”,即少量使用有助于果实正常发育,而过量则可能抑制果实成长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
草莓是冬季水果吗?
草莓似乎总是在冬天大量上市,那草莓是冬季水果吗?实际上,自然条件下草莓本身就应该是夏季时令成熟的水果。虽然草莓的适应温度范围比较广,温暖、冷凉的环境它都喜欢。但总体上,超过30℃和低于10℃会抑制草莓的生长。露地栽培下,中国的草莓从南到北的成熟时间是四月下旬到六月上旬。所以在中国,草莓如果自然生长,大约是在春夏之交成熟。
但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草莓的供应期也随着延长,冬季也可以吃上草莓了。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者可以通过人工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满足草莓生长所需的温凉环境,从而实现冬季种植。同时,市场需求的推动促使种植户扩大反季种植规模,以满足消费者在冬季对新鲜水果的需求。
如何挑选和食用草莓?
那市面上的草莓应该如何挑选?一看颜色,颜色均匀、色泽红润的草莓口感较好,不同品种有其固有的颜色,如“红颜”是鲜红,“丰香”为橙红色,“书香”是深红色。二看草莓萼片和果柄颜色,萼片和果柄为绿色的草莓新鲜度更高,底部果柄处颜色过渡自然的草莓口感更好。三看个头,其实并非越大的草莓越好吃,大草莓味道相对会淡一点。因此,比鹌鹑蛋大一点、色泽红润的草莓口感较好。
而草莓碰到水易烂掉,不易保存,最好吃前清洗。清洗草莓时用流动自来水冲洗,可除去表面大部分病菌、农药残留及其他污染物。需要注意的是,洗之前不要摘掉草莓蒂,以免有害物质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污染。
最重要的是,虽然草莓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葡萄高7到10倍,但切记不能过量食用。草莓表面遍布纤维类的小细籽,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但会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更快排出体外。因而肠胃较弱、胃酸过少的人,如果吃过多草莓,容易被腹泻困扰。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