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控制有妙招,适合自己才最好!
近视控制有妙招,适合自己才最好!
近年来,近视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居高不下。如何有效控制近视进展,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目前被证实有效的近视控制方法,帮助您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防控方案。
近视的现状
据流行病学分析,到2050年,近视将影响全球约50%的人口。我国是近视大国,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使用的增多、青少年用眼强度的增加以及户外活动的减少,不少孩子过早地出现了近视问题。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在已经近视的学生中,轻、中、高度近视分别占53.3%、37.0%、9.7%,呈现出高发、低龄化的趋势。虽然高度近视的比例有所降低,表明我国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高度近视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近视的危害
近视的主要表现是看远不清楚,而高度近视(>600度)还可能因眼球结构的改变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液化、眼底出血、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此外,高度近视者还将增加后代遗传的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将近视相关的不良视觉后果降至最低的关键是采取措施,延缓近视发生、减缓其进展、并解决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针对青少年近视,现在我们仍提倡早发现、早干预、尽量减缓近视增长的速度,并建议16岁以下的近视孩子每3个月复诊一次。目前,已被循证医学证实的安全有效的近视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近视控制光学镜片和0.01%阿托品滴眼液。这两类措施对于青少年近视控制都有确切效果(均能延缓近视加深在50%以上)。但是,采用同一种控制措施对于不同近视孩子的控制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因为其控制效果常常受用眼强度、年龄、自身眼球条件、睡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配戴时间、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视控制光学镜片
包括角膜塑形镜(OK镜)、多焦点日戴型隐形眼镜、特殊设计的框架眼镜。
角膜塑形镜
优点
白天不戴任何眼镜,孩子也能有清晰视力,便于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运动,特别适合体育运动多的孩子。
注意事项
- OK镜对使用和护理的要求比较高,建议孩子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操作,并且一定要定期复查。
- 晚上要佩戴足够时长(一般需要戴至少8小时)的OK镜,才可以对角膜产生充分的塑形效果,以保证白天的视力需求。
- 适合于8岁及以上近视患者,近视和散光屈光度范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适用范围之内(不同品牌设计的OK镜对近视和散光的要求有所不同)。
多焦点日戴型隐形眼镜
优点
因为是软性隐形眼镜,所以配戴更舒适,并且是一次性的日抛镜片,每天更换,所以镜片不用清洁。对于伴有明显斜视的孩子,此类镜片是优选的近视控制措施。
注意事项
- 不适合散光度数较高的孩子。
- 戴镜后,需要定期检查角膜、结膜的健康情况。
- 和OK镜的原理不同,不建议孩子在白天戴隐形眼镜的情况下午睡。
特殊设计的框架眼镜
优点
- 相比于前两种戴在角膜表面的镜片,它具有更便宜的价格、更少的复查次数、更广的适用范围等优点。
- 能矫正的近视度数更高、可适用于更小的年龄,对还没发生近视的孩子(如平光或轻度远视),也有预防近视发生的效果。
注意事项
- 要求孩子全天长时间配戴,不宜随意摘取,以保证近视控制效果。
- 不适合双眼近视度数相差在250度以上、或有严重斜视的孩子。
0.01%阿托品滴眼液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国产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0.01%阿托品滴眼液)获批准上市。但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并非“近视神药”,它不能“治疗”近视,只能延缓近视的加深,而且对不同个体的控制效果也可能不同,此外其控制近视进展的机理也尚未阐明。此次上市的国产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适用对象为-1.00D到-4.00D(即近视100度至400度、散光≤150度、屈光参差≤150度)的6至12岁儿童。
0.01%阿托品滴眼液常常联合使用,一般最常联合用于单纯镜片控制效果不佳,每年近视增长仍在50度以上、眼轴增长在0.3毫米以上的青少年。若合并孩子父母有高度近视、孩子用眼强度大、近视发生年龄小等因素,可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稍提早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由于迄今医学证据提示连续用药时间最好控制在3-5年以内,所以对于年龄更小的近视孩子,如果前期配戴光学镜片的近视控制效果好,那么就可以考虑晚一些再联合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用药前需就诊于专业眼科医生以排除用药禁忌症、遵从医嘱确定开始用药的时机及用法,部分患者在用药后可能出现畏光、视近不清、眼压升高等并发症,所以用药后要注意定期复查,一般在使用后第一周、第一个月需复查,之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
其他措施
- 合并有调节或聚散功能异常的孩子,采用上述近视控制措施的同时,应进行科学的视觉训练以改善孩子的双眼视功能。
- 除了光学矫正和药物治疗,近视防控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重视家庭与学校在近视防控中的重要角色;学龄前儿童要做好远视储备的保护,中小学阶段青少年应合理控制用眼时长、养成健康用眼的习惯等。
本文原文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