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吃太多“红肉”?这4种肉也要少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吃太多“红肉”?这4种肉也要少吃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74938
红肉摄入与癌症风险的关系一直是健康饮食领域的热门话题。最近发表在《癌症发现》期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红肉增加癌症风险的具体机制,为这一讨论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同时,专家建议适量摄入红肉,并推荐了一些更健康的肉类选择。
资料图片。曹子豪摄
研究揭示红肉促癌机制
2024年10月,发表在《癌症发现》期刊的一项研究显示,过量摄入红肉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研究发现,红肉中的铁能够通过与细胞铁感应蛋白Pirin相互作用,以铁依赖的方式重新激活端粒酶,从而促进癌症发展。
研究截图
研究还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小分子SP2509,它可以阻止端粒酶的再激活,并抑制肿瘤生长。
红肉摄入量的科学建议
看完研究,有人会问:“不吃红肉,只吃白肉行不行?”对此,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临床营养科临床营养师蒋文静表示,虽然红肉摄入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但红肉中的铁含量较高,有助于预防贫血,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完全不吃红肉可能导致身体铁元素不足,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红肉可以适量摄入,但要注意摄入量和类型:
- 18~65岁成人:40~75克/天
- 65岁以上人群:40~50克/天
同时,指南还建议少吃深加工肉制品(如培根、火腿、香肠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优先选择鱼,每周最好吃鱼2次。
4种应少吃或避免的红肉类型
- 加工肉制品:加工肉制品(如香肠、热狗、火腿、腊肉等)经过盐腌、风干、发酵、烟熏等处理,虽然可以提升口感和延长保存时间,但建议尽量少吃。
健康时报 图
- 烧烤的红肉:烧烤肉类在高温下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建议老人选择炒肉、炖肉、蒸肉饼等烹饪方式。
健康时报 图
冷冻太久的肉:虽然冷冻可以抑制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但长时间冷冻会导致肉质变差,且存在微生物滋生的风险。
高脂肪的红肉:建议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红肉,如瘦猪肉、瘦牛肉等。同时,可以多选择鱼肉或鸡肉、鸭肉等白肉替代。
图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结语
红肉摄入与健康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需要在营养需求和健康风险之间找到平衡。通过科学的摄入量控制和合理的肉类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肉的营养价值,同时降低健康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六大茶类功效全解析:从鉴赏到饮用的科学指南
金华悬崖村:三面悬崖的地质文化村,杭州出发4小时即达
2024诺奖揭秘:制度创新是破解智慧贫富差距的关键
重庆“雾都”揭秘:两江交汇与盆地地形致百日大雾
基于STM32的多功能智能手环设计与实现
网上输入身份证号会被泄露吗
糖尿病患者饮品指南:控糖神器大揭秘
辛弃疾《西江月》,古诗词中的语言魔法
滴滴新规来了!司机必看的最新资质和派单规则详解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虎林园:一个艺术宫殿,一个野性乐园
如何让入党培养教育考察更高效?
血乳酸监测在重症医学的新突破:从技术创新到临床应用
杜牧《泊秦淮》:诗意与意境赏析
鄱阳湖要修建"拦水坝",靠谱吗?
秦王嬴政的生肖竟是虎!揭秘他的霸气人生
一个人欠债的时候,可以看清他的人品
个人养老保险补交指南:一次性补缴的条件与注意事项
跨时空对话展现成语魅力,〈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演绎“别出心裁”
神迹与契约:犹太人坚定信仰上帝的真实原因
热交换器:实现空调到数据中心高效散热的核心装置
汽车维修工如何预防职业病?
向上社交:如何通过有效沟通结识优秀人士
重庆火锅里的姜泥油碟文化
真相了!原来食用碱、小苏打、酵母、泡打粉竟有这么多区别
教师仪表美学如何治愈学生心理?
安理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机遇和挑战并存
AI 芯片在弹载系统中的应用挑战
浓缩磷脂软胶囊:护脑神器还是保健良方?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
12月21日冬至将至,专家详解五大养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