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可以娶多少后妃?清代入关十位皇帝的婚姻状况
皇帝可以娶多少后妃?清代入关十位皇帝的婚姻状况
清代皇室的婚姻制度极具特色,皇帝的后宫不仅有皇后,还有皇贵妃、贵妃、妃、嫔等不同等级的妃嫔。这些后宫佳丽的婚姻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皇帝的婚姻选择也常常受到各种政治势力的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清代入关后十位皇帝的婚姻状况,带您深入了解这段独特的历史。
帝皇的婚姻本应为天下第一绝配佳偶,现代人都羡慕古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殊不知皇帝也有自己的苦恼,清代皇帝的婚姻都是政治婚姻,公主更是如此,太多的政治色彩而酿成诸多不幸,江山与爱情,永远是帝王两难的抉择。
清代有四位皇帝结婚大多实行的是政治婚姻,清朝初期顺治、康熙二帝所聘的皇后,是以巩固大清政权为首要条件。
皇帝可以娶多少后妃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统辖六宫。以下是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分居东西12宫,辅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3级,都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尽管制度规定得十分严格,但是各朝妃嫔数目的多少实际上并未完全按照规定执行。盛世皇帝康熙、乾隆帝在位的时间都超过60年,多年迎娶的嫔妃总数大大超过规定,而清朝晚期,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相对较受慈禧太后挟制,远远没有那么多的嫔妃。另外嫔妃受晋封的情况也各不相同,这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清代皇后的确立经历了两种形式,一为从某一满蒙贵族家的女儿中直接指定;另为在八旗家的女儿中选择秀女后再通过复选指立。严格的选秀女制度能确保皇族婚配的优先权,然而谁能成为后宫之主有时并非取决于帝王的意志。
顺治皇帝的婚姻状况
顺治皇帝举行了两次大婚,册立了两位皇后。第一位“大”博尔济吉特氏,因感情不合而被废;第二位孝惠章皇后“小”博尔济吉特氏是被废皇后的侄女,也不受宠,几乎被废;宠妃董鄂氏在死后被追为皇后,但因不合礼法只能称为孝献皇后,而不系顺治帝谥号“章”字;佟佳氏因为生了康熙皇帝而被尊称为皇太后,死后称孝康章皇后。
顺治皇帝
皇后 | 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 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 |
---|---|---|
皇贵妃 | 皇贵妃董鄂氏 | |
妃 | 妃佟佳氏 | 妃博尔济吉特氏 |
妃董鄂氏 | 妃石氏 | |
妃博尔济吉特氏 | 妃阿巴海 | |
妃董鄂氏 | 庶妃穆克图氏 | |
庶妃陈氏 | 庶妃唐氏 | |
庶妃钮氏 | 庶妃杨氏 | |
庶妃乌苏氏 | 庶妃纳喇氏 | |
庶妃巴氏 | 妃董鄂氏 |
康熙皇帝的婚姻状况
康熙皇帝时期,后妃制度开始完善,等级与数额明确,但也并非完全恪守成宪。康熙帝共有46位后妃,这些后妃是他一生后妃人数的累计而非同一时间的累计。
康熙皇帝
皇后 | 皇后赫舍里氏 | 皇后钮祜禄氏 |
---|---|---|
皇后佟佳氏 | ||
贵妃 | 贵妃钮祜禄氏 | 贵妃佟佳氏 |
妃 | 德妃乌雅氏 | 慧妃科尔沁博尔济特氏 |
惠妃纳喇氏 | 宜妃郭络罗氏 | |
荣妃马佳氏 | 敏妃章佳氏 | |
和妃瓜尔佳氏 | 妃赫舍里氏 | |
良妃卫氏 | 宣妃博尔济吉特氏 | |
成妃戴佳氏 | 庶妃高氏 | |
庶妃色赫图氏 | 庶妃石氏 | |
庶妃陈氏 | 庶妃陈氏 | |
庶妃张氏 | 庶妃王氏 | |
庶妃刘氏 | 庶妃钮祜禄氏 | |
嫔 | 定嫔万琉哈氏 | 密嫔王氏 |
勤嫔陈氏 | 安嫔李氏 | |
敬嫔章佳氏 | �僖嫔赫舍里氏 | |
端嫔董氏 | 通嫔纳喇氏 | |
襄嫔高氏 | 谨嫔色赫图氏 | |
静嫔石氏 | 熙嫔陈氏 | |
穆嫔陈氏 | ||
贵人 | 贵人纳喇氏 | 贵人兆佳氏 |
贵人袁氏 | 贵人纳喇氏 | |
贵人陈氏 | 贵人郭络罗氏 | |
贵人纳喇氏 | 贵人易氏 |
雍正皇帝的婚姻状况
雍正皇帝在还是皇子时成婚,因而不能在紫禁城举行大婚典礼,其婚礼叫皇子成婚礼,他一生有9位后妃,在即位后象征性地举行了册立皇后的仪式。
雍正皇帝
皇后 | 皇后乌拉纳喇氏 | |
---|---|---|
贵妃 | 熹贵妃钮祜禄氏 | 贵妃年氏 |
妃 | 裕妃耿氏 | 齐妃李氏 |
宁妃武氏 | ||
嫔 | 谦嫔刘氏 | 懋嫔宋氏 |
贵人 | 贵人李氏 |
乾隆皇帝的婚姻状况
乾隆皇帝于雍正五年(1727年)以皇子身份成婚,因此也无缘紫禁城大婚典礼。乾隆帝25岁登极,做了60年皇帝、4年太上皇,享寿89岁,为中国帝王最长寿者。他一生共有39位后妃。
乾隆皇帝
皇后 | 皇后富察氏 | 皇后乌拉纳喇氏 |
---|---|---|
皇贵妃 | 皇贵妃高佳氏 | 皇贵妃富察氏 |
皇贵妃金佳氏 | 皇贵妃苏氏 | |
贵妃 | 令贵妃魏佳氏 | 忻贵妃戴佳氏 |
庆贵妃陆氏 | ||
妃 | 愉妃珂里叶特氏 | 循妃伊尔根觉罗氏 |
舒妃叶赫那拉氏 | 颖妃巴林氏 | |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 | 容妃和卓氏 | |
惇妃汪氏 | 顺妃钮祜禄氏 | |
嫔 | 婉嫔陈佳氏 | 恂嫔拜尔噶斯氏 |
慎嫔霍硕特氏 | 诚嫔钮祜禄氏 | |
恭嫔林氏 | 芳嫔陈佳氏 | |
仪嫔黄氏 | 怡嫔桕佳氏 | |
贵人 |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 | 瑞贵人索绰络氏 |
晋贵人富察氏 | 寿贵人柏氏 | |
白贵人 | 金贵人 | |
慎贵人 | 武贵人 | |
福贵人 | 禄贵人 | |
常在 | 新常在 | 宁常在 |
揆常在 | 平常在 |
嘉庆皇帝的婚姻状况
嘉庆皇帝共有15位后妃,其中皇后2位,妃嫔13位。他即位时已36岁,也无缘大婚礼。
嘉庆皇帝
皇后 | 皇后喜塔腊氏 | 皇后钮祜禄氏 |
---|---|---|
妃 | 谳妃刘佳氏 | 华妃侯佳氏 |
恕妃完颜氏 | 如妃钮祜禄氏 | |
庄妃王佳氏 | ||
嫔 | 淳嫔董佳氏 | 信嫔刘佳氏 |
简嫔关佳氏 | 逊嫔沈佳氏 | |
贵人 | 恩贵人乌雅氏 | |
荣贵人梁氏 | ||
芸贵人 | ||
常在 | 常在苏完尼瓜尔佳氏 |
道光皇帝的婚姻状况
道光皇帝共有20位后妃。早在嘉庆十三年,他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逝世,未能享受皇后的优礼。道光即位后追封为皇后,即孝穆成皇后。道光帝即位后,册立佟佳氏为皇后,即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也很快病逝,咸丰帝的生母钮祜禄氏继为皇后,成为道光皇帝的第三位皇后,即孝全成皇后。皇六子奕訢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因抚育咸丰皇帝,在咸丰五年逝世时上谥为孝静皇后,但不系道光帝之谥号“成”字。同治帝即位后,因议政王奕訢权重势盛,违反封建礼法,将其尊为“成”皇后,从此系上了道光皇帝的庙号“成”字。
道光皇帝
嫡福晋 | 嫡福晋钮祜禄氏 | |
---|---|---|
皇后 | 皇后佟佳氏 | 皇后钮祜禄氏 |
皇贵妃 | 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 |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
贵妃 | 佳贵妃郭佳氏 | 成贵妃钮祜禄氏 |
妃 | 和妃那拉氏 | 彤妃舒穆噜氏 |
祥妃钮祜禄氏 | 珍妃赫舍里氏 | |
恬妃富察氏 | 常妃赫舍里氏 | |
嫔 | 顺嫔 | |
贵人 | 平贵人 | |
定贵人 | ||
常在 | 常在蔡佳氏 | 常在尚佳氏 |
常在李氏 | 常在那氏 |
咸丰皇帝的婚姻状况
咸丰皇帝共有19位后妃,其中,皇后3位,贵妃3位,妃嫔13位。咸丰帝当皇子时已经成婚,而且其嫡福晋萨克达氏不及他即位就早早地过逝。他即位之初,追封其嫡福晋为孝德皇后,再封继福晋钮祜禄氏为皇后,即同治、光绪朝著名的东太后慈安,死后称为孝贞显皇后。第三位是最为显赫的叶赫那拉氏,因生子即位为同治皇帝,尊称其为皇太后,生前人们习惯称她为慈禧皇太后,死后被称为孝钦显皇后。
咸丰皇帝
嫡福晋 | 嫡福晋萨克达氏 | |
---|---|---|
皇后 | 皇后钮祜禄氏 | |
贵妃 |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 | 丽贵妃他他拉氏 |
玫贵妃徐佳氏 | 祺贵妃佟佳氏 | |
妃 | 璇妃 | 吉妃 |
禧妃 | 庆妃 | |
嫔 | 云嫔武佳氏 | 英嫔伊尔根觉罗氏 |
婉嫔索绰罗氏 | 容嫔 | |
璹嫔 | 玉嫔 | |
常在 | 珣常在 | |
琤常在 | ||
鑫常在 |
同治皇帝的婚姻状况
同治皇帝幼冲即位,成年后在紫禁城内按照天子的威仪举行了大婚典礼。然而,同治帝仅活了19岁,只有5位后妃,由于慈禧太后的原因,年轻的皇后阿鲁特氏也于光绪元年随同治帝而去。倒是身份不显赫的三位妃子,乐于游艺翰墨,清心寡欲,长命有年,一直活到逊清小朝廷时期。
同治皇帝
皇后 | 皇后阿鲁特氏 | |
---|---|---|
皇贵妃 | 慧皇贵妃富察氏 | |
妃 | 瑜妃赫舍里氏 | |
珣妃阿鲁特氏 | ||
嫔 | 瑶嫔西林觉罗氏 |
光绪皇帝的婚姻状况
光绪皇帝也是幼年登极,在紫禁城内举行了大婚典礼。迎娶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内侄女,不仅容貌逊,而且还长皇帝三岁,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立为皇后。同时与皇后在后宫的,还有他他拉氏姊妹二人瑾妃和珍妃。光绪皇帝的后宫,有如大清王朝江河日下一样萎缩,终其一生,也只有这三位女人服御他的左右,而且为其所宠的珍妃,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还被慈禧太后令人推入井内溺死。
光绪皇帝
皇后 | 皇后叶赫那拉氏 | |
---|---|---|
妃 | 瑾妃他他拉氏 | |
珍妃他他拉氏 |
宣统皇帝
皇后
皇后 | 皇后郭布罗·婉容 | |
---|---|---|
妃 | 淑妃.文绣 | |
贵人 | 祥贵人.他他拉氏 | |
福贵人.福贵人 |
特别是大婚皇帝因为年龄尚幼,婚姻大事不能自己作主,皇后的选定通常是各种政治势力斗争平衡的结果。大婚并非大喜,大婚喜幔下掩盖的政治交易使皇帝、皇后之间常因缺乏感情基础而不合,酿成诸多不幸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