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张志珺教授团队在抑郁症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南大学张志珺教授团队在抑郁症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ooksci.cn/article/151765.htm
东南大学张志珺教授团队在抑郁症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Bulletin、Advanced 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上。研究团队在神经环路机制、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发现,为抑郁症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背景与目的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张志珺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旨在揭示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研究成果
1. 视皮层-丘脑外侧后核回路的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视皮层-丘脑外侧后核(LP)回路在调节小鼠抑郁样行为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发现激活该回路可以显著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为抑郁症的神经调控干预提供了新的靶点。
2.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抑郁的关系
研究团队揭示了小胶质细胞源性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导致抑郁的机制。研究表明,VDBP通过神经元受体巨蛋白(LRP1)引起突触损伤,进而导致抑郁。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VDBP在抑郁症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还证实血浆小胶质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中的VDBP具备作为抑郁症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3. 环状RNA在抑郁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环状RNA circFKBP8(5S,6)通过编码新蛋白质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位参与抑郁发生。此外,研究还发现外周血环状RNA circFKBP8和circMBNL1在抑郁症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临床价值。
研究意义
张志珺教授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抑郁症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神经调控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证依据。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人们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理解,还为开发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线索。
热门推荐
武当山:古今盛景交融,文旅魅力惊艳世界
梦境解析:深入潜意识,解锁心灵的结与矛盾
背疼怎么缓解最有效
首套房贷抵扣个税:减轻税负的聪明财务策略
小刺卡在喉咙怎么办
吃什么不胖还减肥?盘点2024低热量的8大减肥食物
竖灵与守灵:传统习俗背后的意义
严刑峻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法家的治国方略与秦朝的盛衰
张若昀最火的3部剧,1部古装1部民国1部现代剧,你看过哪些?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数智”赋能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汕头召开2025产业发展大会,超500亿元产业项目“上新”!
蜜袋鼯叫声的含义
从“常胜将军”到战犯:陈长捷的曲折人生
两岁宝宝更换奶粉后不适应容易出现哪些症状
坚持阅读纸质书:获取、时间和记录的实用解决方案
原神抽卡机制大揭秘: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提升稀有角色与武器的获取率?
无职转生第三季宣布制作:战斗与挑战继续
功放如何连接有源低音炮?这种连接方式对音质有何影响?
婚礼个性化,年轻人重塑婚庆产业链
封阳台用什么材料好
全球首位AI程序员诞生,将会对程序员的影响有多大?
不同食用油有啥区别?如何选?哪种更健康?一文说清!
2025重庆在建轨道交通线路汇总
耳垂注射玻尿酸过程中疼痛应如何处理
注射玻尿酸时如何使用麻醉药
五一乘火车出游,携带行李要注意!!!
盘点6种网评“最难吃”的水果,味道真是一言难尽,你吃过几种?
北上广深80项数据对比报告:北京37项领先上海,深圳已经超广州?
电动汽车起火时如何正确灭火?干粉还是水基?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新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