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预处理方法—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归一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据预处理方法—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归一化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2301_80151359/article/details/142417975
1. 数据标准化
1.1 概念
标准化是将数据转化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通过标准化处理,所有特征在同一个尺度上,使得模型更加稳定和高效,尤其适用于正态(高斯)分布的数据。
1.2 原理
标准化后的数据具有相同尺度,减少特征之间量纲不一致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某些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
1.3 核心公式
标准化公式:
其中,µ 是特征的均值,σ是特征的标准差。
假设X={X1,X2,...,Xn},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1.4 Python案例
创建一个包含两个特征的数据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步骤:
- 创建一个随机数据集
-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 绘制标准化前后的数据分布直方图
- 绘制标准化前后的数据散点图
在scikit-learn中,我们可以使用sklearn.preprocessing模块中的StandardScaler类实现数据标准化。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 1. 创建一个随机数据集
np.random.seed(0)
data = np.random.rand(100, 2) * 1000
# 创建一个DataFrame
df = pd.DataFrame(data, columns=['Feature1', 'Feature2'])
# 2.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scaler = StandardScaler()
data_standardized = scaler.fit_transform(data)
# 创建标准化后的DataFrame
df_standardized = pd.DataFrame(data_standardized, columns=['Feature1', 'Feature2'])
# 3. 绘制标准化前后的数据分布直方图
plt.figure(figsize=(12,6))
# 标准化前
plt.subplot(1,2,1)
plt.hist(df['Feature1'], bins=20, alpha=0.7, label='Feature1', color='blue')
plt.hist(df['Feature2'], bins=20, alpha=0.7, label='Feature2', color='green')
plt.title('Before Standardization')
plt.xlabel('Value')
plt.ylabel('Frequency')
plt.legend()
# 标准化后
plt.subplot(1, 2, 2)
plt.hist(df_standardized['Feature1'], bins=20, alpha=0.7, label='Feature1', color='blue')
plt.hist(df_standardized['Feature2'], bins=20, alpha=0.7, label='Feature2', color='green')
plt.title('After Standardization')
plt.xlabel('Value')
plt.ylabel('Frequency')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 4. 绘制标准化前后的数据散点图
plt.figure(figsize=(12, 6))
# 标准化前
plt.subplot(1, 2, 1)
plt.scatter(df['Feature1'], df['Feature2'], color='blue', alpha=0.7)
plt.title('Before Standardization')
plt.xlabel('Feature1')
plt.ylabel('Feature2')
# 标准化后
plt.subplot(1, 2, 2)
plt.scatter(df_standardized['Feature1'], df_standardized['Feature2'], color='red', alpha=0.7)
plt.title('After Standardization')
plt.xlabel('Feature1')
plt.ylabel('Feature2')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输出结果:
2. 数据归一化
2.1 概念
归一化是将数据缩放到特定范围(通常是[0,1]),特别适用于距离度量敏感的算法。
2.2 原理
归一化后的数据每个特征的取值范围相同,有助于提高某些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
2.3 核心公式
归一化公式:
其中,Xmax和Xmin分别是特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假设X={X1,X2,...Xn},其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Xmin=min(X)
Xmax=max(X)
注意:我们也可以通过公式将数据压缩到其他指定的范围[a,b]:
其中,a和b是目标范围的上下界。
2.4 Python案例
当涉及到数据预处理中的归一化,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处理不同尺度或者有明显数值差异的的特征。我们可以用鸢尾花数据集来演示。这个数据集包含了三种不同品种的鸢尾花,每种花有四个特征: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和花瓣宽度。
这里使用python和一些常见的数据科学库来演示归一化过程,并且展示归一化前后的数据分布情况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 加载鸢尾花数据集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X = iris.data # 特征数据
# 创建MinMaxScaler对象
scaler = MinMaxScaler()
# 对数据集进行归一化
X_normalized = scaler.fit_transform(X)
# 可视化归一化前后的数据分布
fig, (ax1, ax2) = plt.subplots(1, 2, figsize=(12, 6))
# 归一化前的数据分布
ax1.scatter(X[:,0], X[:,1], c=iris.target)
ax1.set_title('Before Normalization')
ax1.set_xlabel('Sepal Length (cm)')
ax1.set_ylabel('Sepal Width (cm)')
# 归一化后的数据分布
ax2.scatter(X_normalized[:,0], X_normalized[:,1], c=iris.target)
ax2.set_title('After Normalization')
ax2.set_xlabel('Sepal Length (normalized)')
ax2.set_ylabel('Sepal Width (normalized)')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输出结果
3. 标准化和归一化对比
标准化和归一化都能实现对数据的缩放,不过它们各自的功能以及适用场景并不一样。
热门推荐
玄关摆放财神风水佳否?家居财运提升秘诀全解析
物联网卡能否与手机兼容?【手机禁用】
杜绝校园霸凌:如何培养孩子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星座审判第十五轮:法律视角下的周期性审查与合规机制
上海探索“维修基金使用年度计划”新模式
手机内部之谜,手机里的磁铁
杭州楼市政策变动及对台州影响分析
耳石症复位方法
关于煤炭的10个有趣冷知识
电脑电源功率因数:80 PLUS标准中的白牌、铜牌等差异
1000多个花卉品种展出!2024中国昆明斗南花卉展览会举办
燕郊房价动态分析:止跌迹象显现,但市场信心仍显不足
墙面开关更换步骤流程以及墙面开关更换注意事项
伦理学第二章伦理学
未来炼化:低碳、智慧、高端
参苓白术散正确吃法
产品经理如何用AI创业:从市场调研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指南
全球首款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制成功
方便面:从制作工艺到健康影响的全面解析
《OMORI》中文版:一款独特的像素风格RPG游戏
Excel图片打印发黑怎么办?10个实用解决方案帮你轻松应对
彩色打印机颜色不对怎么调?5种实用解决方案帮你轻松应对
租房押金条丢失怎么办?多种解决方案帮你顺利拿回押金
延安苹果登上太空背后:从种植到生产的标准化之路
【多项大奖作品】傩面神韵:神话人物灵魂栖息的古老艺术图腾“非遗”傩戏文化字体
三年级语文必背古诗大全及精彩解读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伍子胥或屈原?不过都是私货?
黄庭坚草书的风格特点及其与魏晋草书的区别
《超重和失重》教学反思
适合社区绿化的四种植物:丝兰、珍珠梅、龙柏球和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