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谋定而后动:《屯卦》六三爻“虞”字的历史镜鉴与创业启示

创作时间:
2025-03-16 23:00: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谋定而后动:《屯卦》六三爻“虞”字的历史镜鉴与创业启示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6KD4J30553OAAC.html

《易经·屯卦》六三爻的爻辞“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本文通过五个历史案例,揭示了“虞”字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为现代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易经·屯卦》六三爻的爻象,临坎而与外卦上九敌应。六三爻的爻象,临险而无应。六三爻本身又以阴爻处阳位而处震,又以处位不正之象而处动,六三爻有以不正而动的妄动之象。
既临险,则当有所谋;既临险,则当有所预;既临险,则当有所“虞”。若临险且叠加以不正而动,又无所“虞”,又无所谋,又无所“预”,贸然前往,那么大概率会遇到困难,或者将直接陷入险境,这样的判断,没毛病。
六三爻的爻辞“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对六三爻的判断没毛病,历史上至少有5个案例,可以证明六三爻爻辞的判断没毛病。

案例一:李陵孤军陷匈奴(《汉书·李广苏建传》)

历史细节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拒绝贰师将军李广利后援,宣称“愿以少击众”。班固记载其“连战八日,矢尽道穷”,恰如爻辞中盲目追逐猎物而陷入绝境。

爻象对应
屯卦六三爻辞“即鹿无虞”对应李陵率五千步兵追击匈奴(临险),在缺乏向导(无虞)的情况下深入漠北,终遭单于八万骑围困。
李陵“欲当单于”的冒进心态正如“惟入于林中”,最终兵败投降,印证了六三爻爻象辞“往吝穷也”的判断和警示。

案例二:关羽北伐失荆州(《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历史细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临险),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因未留重兵守荆州(无虞),导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后方。其“乘胜急进”恰似“即鹿”而忘险,终至败走麦城,关羽身死国危正应“往吝”之戒。

案例三:苻坚南征败淝水(《晋书·苻坚载记》)

历史细节: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征,自诩“投鞭断流”,却未察晋军虚实(无虞),在淝水仓促决战。其“草木皆兵”的溃败恰如“入于林中”迷失方向,印证“往吝穷也”的结局。

案例四:哥舒翰潼关失守(《旧唐书·哥舒翰传》)

历史细节
至德元年(756年),哥舒翰被迫放弃潼关坚守之策,率军出关与安禄山决战。此举如同“即鹿无虞”般冒险,最终二十万大军“坠黄河死者数万人”,正应“往吝”之兆。
《旧唐书》揭示决策矛盾:杨国忠恐哥舒翰“持兵未决将图己”,怂恿玄宗催战。哥舒翰“抚膺恸哭”而出关,恰如爻辞中明知应“舍”而不得不“往”的困境,体现“君子几不如舍”的政治悲剧。

案例五:明英宗土木之变(《明史·英宗前纪》)

历史细节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亲征瓦剌,既无周密部署(无虞),又拒群臣谏阻,终在土木堡被围。其轻率出征犹如“即鹿”逐利,五十万大军覆灭、皇帝被俘的结局,正是“往吝穷也”的极致演绎。
《明史》载行军途中“连日风雨,人情汹汹”,群臣屡请驻跸怀来城,王振却因私运财物未至而令大军露宿土木堡。这种将个人利益置于战略安全之上的决策,彻底暴露“无虞”之险,终致“天子北狩”的奇耻。

上面的这五个历史案例,都可以证明,《屯卦》六三爻的爻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时也在警示我们,创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个“虞”字的重要性。
“虞”字的本义为打猎时的向导、辅助者。“虞”字历来注家多解为“预备、谋划”或“辅助者”。风险评估、策略预判、资源准备,谋定而后动,皆可为“虞”之内涵。《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创业临险,又无外应,一切都靠自己,不能不谋定而后动。切不可冒进,更不可临险而妄动。否则,恐将有往吝之穷。
《屯卦》六三爻之“虞”字,既是警示,亦是方法论。创业者唯有以此为鉴,多维度解构其内涵,方能在“即鹿”的商海中,避“往吝”之险,成“舍之有道”之功。
正如《系辞》所言:“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创业者,唯有时刻以六三爻之“虞”为念,方得基业长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