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冠状动脉硬化粥样硬化心脏病
什么是冠状动脉硬化粥样硬化心脏病
冠状动脉硬化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的心肌缺血性心脏病。本文将从病因、症状、治疗及检查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主要血管,它们环绕在心脏表面,为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但是当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等物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从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遗传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病史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较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则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们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等。心绞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常发生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心肌梗死则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会导致心肌细胞大量坏死,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在治疗方面,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心脏康复等多个方面。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显著改善心肌供血,减轻患者症状。对于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冠心病的相关检查
1. 心电图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特别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能会显示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典型的心肌缺血表现。然而,心绞痛未发作时,心电图可能正常,此时需要多次复查或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捕捉异常。
2.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医生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并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从而清晰地看到冠状动脉的形态、狭窄程度和部位。这种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