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刺客—沉默性缺氧
健康刺客—沉默性缺氧
当病毒变异暴发流行感冒时,流感的高热、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通常明显,更加容易掩盖沉默性缺氧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致命性后果。
什么是沉默性缺氧?
并非所有的肺炎,都有咳嗽、咳痰、气促的局部呼吸道症状,部分肺炎患者仅仅表现为乏力、食欲不佳、精神淡漠等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病情加重时严重缺氧,往往还没有明显表现症状,我们称其为沉默性缺氧。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或者贫血,过度消瘦的老年人尤其要警惕沉默性缺氧的风险。
一般来说,正常的血液里的血氧饱和度是95%以上。低于93%甚至90%的情况下,人已经开始缺氧,但是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这种发病比较隐匿,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低氧血症,可能造成全身的严重的缺氧,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日常预防
日常预防沉默性缺氧的关键在于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
定期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进行通风。
-二-
保证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三-
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四-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健康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捂住口鼻。
-五-
疫苗预防
接种疫苗是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的有效预防措施,符合接种条件者应积极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尤其是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日常护理与监测
高危或沉默性缺氧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主张在家备有一个无创的测量血氧饱和度的小仪器(手指血氧仪)。
如果发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3%或感觉不适,建议及时至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