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3490975_562249/?pvid=000115_3w_a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通过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对士人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探讨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问世于“康乾盛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历来被誉为中国讽刺文学中的扛鼎之作,它不但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尤其是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深入到被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的扭曲的灵魂深处,“还他们以丑恶的、可笑可鄙的真面目”,描绘了一幅真实而生动的中国封建末期社会生活的的历史画卷。作者吴敬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不仅内容上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上注重讽刺的尖锐性,而且在思想上注重讽刺的深刻性,使其讽刺的艺术成就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云“追昊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足见《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之高。
一、悲喜交融
何其芳评论《儒林外史》说:“混合着痛苦的憎恶和明朗的笑”,《儒林外史》中的人物看似喜剧上演,实则悲剧潜伏其后,也正是这种实现了悲剧性和戏剧性的高度融合,才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范进,范进考了几十年,在胡须花白之际遇上了与他有相似经历的主考官周进,戏剧性地高中,结果却欢喜得疯了,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文人醉心科举的心理状态。他受尽社会的奚落和生命的煎熬,可仍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因为如若考中,转眼间一步可登天。这些描写使人初读觉好笑,再读生怜悯,继而是深深的悲愤。读者透过喜剧性形象直接逼视到悲剧性的社会本质,传达出作者对当时那个病态社会的批判:科举让人变得不像是人。
热门推荐
企业在银行存款应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Food Chemistry|AODB:抗氧化剂的综合数据库
回眸|X射线:从医学影像到微观世界的探索之光
X射线有哪些应用?
口腔癌前兆、预防与早期发现:生活中的关键知识
会计现金流量和财务流量区别
成都生物所揭示基因表达可塑性在两栖动物高原环境适应中的作用
恒温花洒怎么调高水温?这些方法来帮你!
红蚯蚓的养殖技术与管理:从环境选择到价值意义的全面解析
选择户口落地的五大因素指南
项目经理如何进行甲方回款和分包付款
一文说清楚中国历史上的“和亲”
工程项目经理如何考核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诏安!
黄金交易提醒:两大利好助金价再度刷新历史高点,多头目标剑指3000关口上方
看!未来航天服这个样!
看!未来航天服这个样!
AI热潮势不可挡!新加坡职场人士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以减轻工作压力
伤口结痂久不愈合?不妨试试湿性愈合
房屋租赁合同样板清晰图:法律实务操作与案例解析
什么是发动机功率标准
医院的法律地位与运营合规性分析
单相变频器专用滤波器:优化电力质量,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小细胞肺癌患者饮食禁忌:四类食物需谨慎
黄洋界哨口: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红色圣地
如何找毕业论文数据库
春节将至,山东年俗文化让“年味儿”更浓!
网页设计趋势,10大复古风格正卷土重来!
地铁四不放过原则:法律责任与安全管理的完美结合
单身女性冻卵:女性生育权利的重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