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重阳节的来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重阳节的来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ongdaizhijia.cn/weishang/1187253.html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登高、赏菊、插茱萸,以示庆祝。但你知道重阳节的起源和纪念对象是谁吗?本文将带你走进重阳节的历史,探寻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纪念对象:桓景的传说

重阳节最广为流传的纪念对象是东汉时期的桓景。据南朝《续齐谐记》记载:

故事背景:桓景为汝南县人,父母因瘟疫去世后,他上山拜师学艺,习得驱疫之术。

驱疫行动:师傅费长房告知他九月九日瘟魔将至,桓景回乡后带领村民登高避祸,分发茱萸叶、菊花酒,最终刺死瘟魔。

习俗形成:后人将此日定为重阳节,并衍生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以纪念其功绩。

起源的三种主要说法

  1. 先秦农耕祭祀与庆丰收

《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期人们在九月农作物丰收时祭天、祭祖,感谢自然与先祖恩惠,形成秋祭传统。汉代《西京杂记》提到“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与追求长寿相关。

  1. 古代星象崇拜与送火仪式

古人以“大火星”(心宿二)作为季节标志,九月大火星隐退时举行送火祭仪,祈求平安过冬。江南部分地区保留的“重阳祭灶”习俗即为古代祭火仪式的遗存。

  1. 汉代宫廷传说演变

传说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被害后,其侍女流落民间并传播宫廷重阳习俗。唐代正式将重阳定为节日,宫廷与民间活动融合,如登高、宴饮等。

文化内涵的演变

名称由来:《易经》中“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称“重阳”。

敬老内涵:1988年起,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强调尊老敬老。

自然时令:古人认为重阳是“辞青”之日,与三月三“踏青”对应,标志秋寒将至,需登高迎冬。

相关习俗的象征意义

登高:避灾祈福,亦为秋游活动。

茱萸与菊花:茱萸驱邪,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糕:以“糕”谐“高”,寓意步步高升。

综上,重阳节的文化根源融合了历史传说、自然崇拜与农耕传统,其纪念对象与起源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赋予多元意义,最终演化为兼具避灾、敬老、庆丰收内涵的综合性节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