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克号失火:苏联航母设计思路的反思
明斯克号失火:苏联航母设计思路的反思
2024年8月,一艘苏联时代的退役航母明斯克号在中国南通发生火灾,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艘曾经在苏联海军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航母,如今的命运令人唏嘘。本文将带您回顾明斯克号的历史,探讨其设计思路的演变及其在苏联海军中的地位。
图为燃烧中的明斯克号
明斯克号的前世今生
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是基辅级航空母舰的二号舰,这级航母代表着苏联战后发展航空母舰的艰难探索成果。二战结束后,虽然航母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了海上霸主,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骨子里是大舰巨炮主义者,航母不在他的认知范围之内。当然也没有任何航母建造计划。
图为赫鲁晓夫
后来的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开始全方位跟美国对抗了,而对于航母,赫鲁晓夫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传言说他认为在导弹满天飞的年代,航母是移动的棺材。这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他的确说过另一句话,那就是“单纯的航母还不够好”。在他看来,航母单纯只有飞机作为武器,在导弹时代已经落伍了,他理想中的军舰名曰“航空巡洋舰”。既能搭载飞机,还能搭载导弹和火炮,是一个什么活都能干的海上多面手。
图为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的最上级号重巡
类似的设计在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中也有过,但那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事后也证明这东西不起丝毫作用,但赫鲁晓夫要把这当成海军建设的两个指导性纲领之一,而另一个指导性纲领则是想尽办法造出一堆所谓的空潜快航母杀手(详见:苏联空潜快战术:教会了乌克兰,饿死了俄罗斯 | 循迹晓讲),一旦开战,必将让美国航母陷入航母杀手的汪洋大海之中,让这铁棺材有去无回。
不过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这边没有航母,没有载机巡洋舰,而那些被寄予厚望的空潜快在威慑这样的条件下完全无从发力,最终苏联只能乖乖认怂,这么看航空母舰还是不可或缺的。
图为古巴导弹危机中被迫上浮的苏联潜艇
受到古巴导弹危机的刺激,赫鲁晓夫理想中的“载机巡洋舰”终于开始建设,这一艘巡洋舰被命名为“莫斯科号”,不是前两年被击沉在黑海的那一艘,而是能带十八架直升机的直升机航母。
图为极富苏联特色的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
直升机比起固定翼飞机,无论航程航速还是携带武器都有着非常大的限制,用来反潜勉强可以,当正经的航空母舰用那真的是差远了,甚至这莫斯科号都不是全通甲板构型,整个建筑物在军舰前面占了很大空间,就算将来想改航母也改不了。所以虽然后世不少人认为这就是苏联最早的航空母舰,但当时的苏联海军并不这么认为,他们需要能搭载固定翼飞机的真正航空母舰。
图为苏联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垂直起降战机雅克-36
当然这固定翼飞机上航母绝不简单,当时飞机已经进入了喷气时代,就要求航母有弹射器,斜直两段飞行甲板等等构型,排水量还得非常巨大,对当时的苏联而言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而就在此时,英国的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原型机试飞成功,苏联获得消息之后马上也试飞了自己的类似机型雅克-36,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研制实用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雅克-38。既然这飞机能垂直起降,那新航母就连弹射器都省了。
图为在基辅级母舰上的雅克38
与此同时,载机巡洋舰的想法还是要贯彻下去,整个航母要留下一半左右的空间搭载反舰导弹,这么一融合,造船局拿出的新的航母设计排水量四万吨左右,能搭载12架雅克38,还有二十架左右的直升机,比那莫斯科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1970年,新的航母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1975年服役之后被命名为基辅号,而它的二号舰明斯克号1972年开工,1975年下水,1978年服役。随后基辅级三号舰新西罗夫斯克号1982年服役,四号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也在1987年服役。而预计搭载的舰载机雅克-38早在1976年就服役了,并马上部署在这四艘航母上。
图为1990年停泊于海参崴的明斯克号
从这时候起,苏联算是正式摸到了航空母舰的门槛,红色帝国的四万吨巨舰和雅克-38飞机也的确震惊西方,明斯克号服役后被部署在太平洋舰队,其假想敌就是日本和驻日美军,一度在日本国内引起了相当恐慌。
◇ 图为《明斯克号出击》的封面
1980年代初日本有一部架空小说,叫做《明斯克出击》,设想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场景,而明斯克号则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苏联海军旗舰”,算是最大的反派,由此可见这艘巨舰给日本人投下的阴影。
图为雅克38舰载机
图为明斯克号航母
只不过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发挥还得靠着舰载机,基辅级的雅克38飞机虽然早早服役,但是问题多多,而这航母的设计也有大问题,前面的反舰武器严重挤占甲板空间,雅克-38满打满算就只能带12架。
1976年基辅号出航时,为了让西方相信苏联的新航母能搭载几十架雅克-38而不是额定的12架,每架飞机从机库推上甲板都得换一次战术编号,让西方误以为真的有好几十架飞机。不过这雅克-38真的不争气,在出发不久即有近一半故障不能飞行,在一个月后更只有一架可以继续飞,可谓是在掉链子方面从不掉链子。更麻烦的是雅克-38也绝不是一款合格的舰载机,航程短和事故频发就是它的命门,说起来这也是短距离/垂直起降飞机的通病,而这在雅克-38身上尤其突出,苏军内部给它起的外号就是“和平鸽”,“桅杆保卫者”,其隐喻一言难尽,既然如此,要这飞机何用呢。
图为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可见基辅级航母的甲板上安装有巨大的反舰导弹
短距离/垂直起降飞机航程短的特点也不是没办法克服,英国无敌号航母装备了滑跃起飞甲板,他们装备的鹞式飞机可以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极大扩展了行动半径。但基辅级不行,它的甲板前端堆满了各种武器拆都拆不掉,没办法改滑跃甲板,雅克-38只能垂直起飞而不能短距起飞,燃料消耗大作战半径短不说,这垂直起飞时飞机向飞行甲板喷出灼热气流能把甲板烧穿,所以苏联海军不得不在飞行甲板上加厚厚的隔热钢板并且用钛合金铆钉固定。
图为英国皇家海军无敌级航空母舰
而且后来苏联海军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垂直起降一架雅克-38还有其他各样的安全隐患,无奈之下这航母也就只能用直升机,这不又退回了直升机航母吗?所以这明斯克号和其他三艘基辅级航空母舰在服役时就没办法当作真正的航空母舰来用,根子是出在设计思路上。
图为跟踪明斯克号的美军驱逐舰
基辅级如此尴尬的现状,苏联海军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他们接下来设计了真正能起降固定翼飞机的航母,这就是库兹涅佐夫级。只不过这航母下水服役的时候苏联也没了。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自然是悲剧和笑话兼备,只不过后来的俄罗斯海军为了面子坚持不肯退役它,而对于失去航母作用的基辅级,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就没那么留恋了,能卖就卖。
图为基辅号航母公园
基辅号航母变成了航母乐园,到现在还在天津供人参观,明斯克号一开始也是在深圳当航母乐园,拖到南通之后据说要将它打造成更好的航母乐园,里面还要设立玛丽莲梦露广场,但如今一把火过去,玛丽莲梦露乐园大约的确是没戏了。第三艘基辅级航母新罗西斯克号没有等到变成游乐园的一天,被韩国废铁厂买去拆解。
图为印度海军状况频出的“超日王”号航母
最后一艘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在2024年来到印度,印度当然不满意基辅级这样先天不足的航母构型,需要对它进行大的改造,而根据协议,航母免费送给印度,俄国只收改造费,这改造前前后后反复折腾,费用从一开始的9亿美元飙升到23亿美元,改装后的航母被命名为超日王号,看上去就是库兹涅佐夫的缩小版,但整个航母舰桥右侧多出了很大一块没用的甲板,这是先天不足的设计后遗症。
图为深圳时期的明斯克号航母
明斯克号和它姐妹舰的命运就是这样,它们诞生于苏联势力如日中天之时,却不能作为航空母舰发挥战斗力,这显然不是因为它背后没有强大的祖国,而是设计思路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思路背后,则是苏联海军乃至国家战略的问题。从苏联到俄罗斯,历任苏俄领导人一直在航母的问题上走弯路,这事儿说到根儿就是没搞清楚海军到底是干啥的。远洋海军,远洋威慑,说到底那是平时在远洋有大量值得维护的利益和盟友才值得去做的东西。
图为2019年俄国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发生火灾事故
苏联一开始搞了一大堆航母杀手,这东西对于平时苏联的利益毫无助益,到后来苏联想通了要搞航空母舰,又不肯放弃所谓载机巡洋舰的构型,搞出了个四不像,明斯克这样退役以后着火还算好的,那边服役中的航母杀手莫斯科号长眠黑海,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则是在造船厂里一再着火,而俄国海军还是抱着这具僵尸牢牢不放,毕竟这是大国海军梦最后的寄托,如果把海军看作大国的面子和战争工具,可能俄罗斯这么做有道理,但海军这样的面子,对俄罗斯而言,真的是国运不可承受之重了。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