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尿路感染的症状与护理方法
婴儿尿路感染的症状与护理方法
婴儿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及时发现症状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保障婴儿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婴儿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以及日常护理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守护宝宝的健康。
婴儿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
发热:婴儿体温可能会升高,或表现为低热,精神稍显不振,爱哭闹;或出现高热情况,浑身发烫,甚至还会伴有寒战,身体时不时打哆嗦,这反映出体内有炎症反应,是尿路感染较为常见的外在表现。
哭闹不止:平时相对安静的婴儿,突然变得哭闹不停,怎么哄都难以安抚,尤其在排尿时哭闹会更加厉害,可能是尿道有疼痛、烧灼感等,只能通过哭闹来传达身体的这种难受状态。
排尿异常:排尿次数增多,原本规律的排尿变得频繁起来,一会儿就尿湿尿布;尿的颜色可能改变,不再是清亮透明的,变得浑浊发黄,有的还会出现血尿,尿液颜色发红,外观上能明显看出与正常时不同,气味也可能变得难闻。
食欲减退:婴儿在喂奶时表现得抗拒,吃的奶量明显减少,或者原本爱吃的辅食也不怎么感兴趣了,这是由于身体不适影响了胃肠功能,导致食欲受到抑制,整体精神状态看着也欠佳。
呕吐:可能会出现吐奶现象,刚喂进去的奶没过多久就吐出来,严重些的还会有频繁呕吐的情况,吐出的奶液可能夹杂着胃液等,这种呕吐多是因尿路感染引发身体内部的不适,刺激到了胃肠道而出现的反应。
精神萎靡:婴儿整天都没什么精神,不像以往那样活泼好动,对外界的刺激反应也变得迟钝,不像健康时那样会被周围动静吸引,对玩具、声音等都不太在意了。
腹部不适:有时会表现出肚子不舒服,比如有胀气的感觉,婴儿可能会蜷缩身体,双腿乱蹬,这是因为泌尿系统的感染可能波及到周围组织,引起腹部出现相应的不适感。
当婴儿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时,家长要高度警惕是否是尿路感染所致。要细心观察孩子状态,若怀疑是这种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问题,守护婴儿健康成长。
婴儿尿路感染的日常护理方法
增加饮水:对于还在喝母乳的小婴儿,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让婴儿多排尿,通过尿液对尿路的冲刷,带走细菌及炎性分泌物,缓解感染症状。若是喝配方奶的婴儿,除按正常比例冲调外,也可在两顿奶之间适量喂水,少量多次,促进排尿。
清洁护理: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婴儿的外阴部位,女婴要从前向后清洗,防止肛门处细菌污染尿道;男婴要注意清洗阴茎及阴囊周围。清洗时动作务必轻柔,避免损伤娇嫩皮肤,清洗后用柔软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外阴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温床。
勤换尿布:婴儿的尿布要及时更换,一旦尿布湿了或者脏了就要立刻换新的,避免尿液、粪便长时间接触皮肤,滋生细菌后加重尿路感染情况,尽量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尿布或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