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传统命理学的主要流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传统命理学的主要流派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28/07/481308_1121663069.shtml

中国传统命理学是中国古代发展起来的以某个人出生时辰为依据,来描述或预测其人命运的学说。是古代占卜学的一大分支,亦是中华传统化体系中的一颗明珠,你可以斥之为迷信,但不能忽视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四柱命理学

四柱命理学奉中唐李虚中为开山鼻祖,流传于世的《虚中命书》尽管把年作为论命出发点且分其为三元,把胎、月、日、时当成四柱,用“三元四柱”而非后来的时日月年四柱来描述人的生辰,却为先前混乱的禄命推算之书建立了标准、构建出体系。

在后来的实践中,人们觉得胎时无法准确估计,就把胎柱弱化甚至去掉,保留时、日、月、年四柱,论命出发点也从年柱(年干支)转移到了日柱天干。

李虚中年柱三元中,年干为天元禄、年支为地元命(财)、年干支纳音为人元身(寿),后来既然把论命出发点转移到了日干,那么论命的核心也就随之落在在某个天干符号上,干支纳音什么的,就没那么重要了,于是新的四柱命理学变得“专主五行,不主纳音”,在推演命运时,基本上用正五行取代了纳音五行。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八字命理学或四柱命理学。

如果把李虚中的三元四柱称为旧模型,那么以时、日、月、年四柱描述生辰的命理学堪称新模型,开拓新模型即新四柱命理学的人叫徐居易。

徐居易,字子平,东海人,五代末宋朝初,曾与陈抟陈希夷等人隐居华山。徐居易和陈抟或许切磋过命理学,互有启发,于是前者对李虚中的命理学做了升级改造,而后者则开创了“紫微斗数”推命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在命理学书籍中看到子平二字。正如明代万民英所说:“今之谈命者,动以子平为名……”

真正集成徐子平命理理论的著作是南宋末年徐升所编撰的《渊海子平》,由于是从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来,将点滴知识收集而成,所以这部书写得比较乱,但是能帮助我们了解徐子平理论的全貌。

明清两代,四柱命理学作品蔚为大观,万民英命理巨著《三命通会》、张楠张神峰耗费40年心血所著《神峰通考辟谬命理正宗》、某人托刘基刘伯温之名所著《滴天髓》、明朝晚年无名氏所著《栏江网》(清代流传过程中先后更名为《造化元钥》和《穷通宝鉴》)、清代陈素庵《命理约言》、沈孝瞻所著《子平真诠》等作品一起构建出肆意汪洋的命理学学术体系。

其中,《三命通会》、《穷通宝鉴》、《滴天髓》和《子平真诠》是命理学界公认的四本经典巨著。

无论著作如何卷帙浩繁,终归万变不离其宗,其理论根基是阴阳五行、核心是四柱天干地支推演、内涵是易象哲理、对象是人的命运。而影响人之命运的要素基本是神煞、刑冲会合、四时用事、干支纳音。神煞系统不太稳定,有的著作重视,有的不重视。比如《滴天髓》就不用神煞。

“紫微斗数”推命术

公元3~7世纪,佛教涌入中国,伴随着佛教而来的不仅有古天竺文化,还有被天竺吸收转化过的古希腊、巴比伦、古埃及等文化,生辰星占术是其中元素之一。

之前中国的占星术都是占卜军国大事的,在外来生辰占星术的影响下,中国人创造出了自己的星命学,从五星术到十八飞星术,再到陈抟创立“紫微斗数”推命术,整个过程经历了隋唐和五代十国。在星命学兴起的同时,军国占星术因失去朝廷青睐而日渐衰落。

星命学代表作品有唐玄宗年间张果的《张果星宗》、陈抟的《紫微斗数全书》、辽代耶律纯的《耶律星宗》和明朝万民英编撰《星学大成》。明代,西方传教士来华,其中有一位叫穆尼阁的传教士写了一部《天步真原》,详细介绍了当时的西方星象学,明代星学家便毫不客气地将其中的某些内容吸收了进来,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黄道十二宫。星命学本来算是舶来品,至此又从外部吸收了营养,算是与国际接轨了。为了便于区分,我们通常称自己的黄道十二宫为地支十二宫。

令人迷惑的是,万民英在《星学大成.序》没有提到陈抟的《紫微斗数》,且《星学大成》的根底仍然是基于七政四余的五星术,这是为什么?原因或许有三:一、万民英看不上“紫微斗数”推命术;二、当时信息传播不发达,他要么就不知道《紫微斗数》的存在,要么听说过没见过;三、《紫微斗数》本是后人托陈抟之名所撰,万民英编写《星学大成》时《紫微斗数》尚未问世?

细究起来,第二个最有可能,关于紫微斗数的典籍本就很少,《紫微斗数》一直以孤本在陈抟徒子徒孙中秘传,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才由罗洪先于江西吉水刻版印刷,得以流传,嘉靖四十二年,万民英在河北易水发行《星学大成》,尽管相隔了十多年之久,但在当时,这种小众书籍要从南边传到北方恐怕很难,更何况当时的人将这类书籍视为秘传,罗洪先也有可能只是小范围发行,万民英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这书是符合情理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星命学著作和理论体系的混乱。

无论是五星术还是“紫微斗数”,均以干支生辰八字为论命起点,以《易经》易象、阴阳五行为理论根基,以形象学贯穿始终。只不过,前者看重的是七政四余(十一曜)在十二宫的坐落,以及与三垣二十八宿的相对位置;后者则以处于北天中央正宫的紫微星垣中诸吉、凶、化星的尊卑位置及其向背运动规律,推知人的命运。

五星术及紫微斗数主要理论体系

古代天文学计算不太精确,时间长了,难免错宫失度,因此五星术的准确性就差点意思,而以紫微为主星,将实际天星虚化,改造自十八飞星术的“紫微斗数”则经受住了时光的考验,至今仍相当流行。

“紫微斗数”的推演并非无穷尽,其命盘只涵盖了518400种不同的命运,而身在红尘中的我们就在这命盘上起舞,且舞姿都是被预先设计好了的。

结语

无论是四柱命理学还是“紫微斗数”,都源自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先辈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一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孔子门生”向其中掺杂了不少私货,君君臣臣、男尊女卑这些糟粕为我们解读这些理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不少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很深的人偏偏沉溺在这些糟粕之中无法自拔,本指望这些人在现代文明中改造、发扬传统文化,看来是想多了。

命理学著作汗牛充栋,门派众多,有人穷尽一生,也只能精通一门,可是这种复杂性恰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如果有一天命理学结论百分之百准确了,我们或许应该感到悲哀,因为那意味着自由意志成了镜花水月,我们都是某个超自然存在的提线木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