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认为不好的烂板股票,真的没有交易价值吗?
所有人都认为不好的烂板股票,真的没有交易价值吗?
在股市中,所谓的“烂板”股票(即盘中涨停但收盘时未涨停的股票)通常被认为是投资价值较低的股票。然而,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这类股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本文将探讨“烂板”股票的投资价值,并提出基于“事件策略”的交易模式。
1940年11月28日,在曼哈顿雪莉饭店,随着一声枪响,华尔街投机之王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时间回溯到1898年,被后世誉为百年美股第一人的杰西·利弗摩尔,当时年仅21岁。就在这一年,他在波士顿的对赌行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万美元,而那时美国人均收入还不足500美元。
两年后,利弗摩尔前往纽约,准备大展身手,然而却惨遭现实打击,半年内就亏光了全部积蓄,人生第一次破产。但他并未就此一蹶不振,一年后,他借款500元再次入市,最终获利5万美元。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因做空又再度破产。
几年后,在1907年美国金融大恐慌中,已有一定积蓄的利弗摩尔做空美股市场,一天就大赚100万美元,连金融巨鳄J.P.摩根都来请求他停止做空。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一年后,因听信所谓的内幕消息,大量做多棉花期货,利弗摩尔第三次破产。
此后数年,凭借超人的交易能力和天赋,他东山再起。直至1929年经济大萧条,利弗摩尔迎来了人生巅峰,凭借做空股市,他获利超过1亿美元,而当年美国的财政收入仅42亿。仅此一役,“华尔街巨熊”之名响彻美国。
然而好景不长,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1934年,利弗摩尔又破产了,这一次他没能再次辉煌。1940年,身心俱疲的他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他的人生轨迹可谓起起落落,数次登顶,又数次跌落神坛,大概轨迹如图所示。这样的人生走势图,让我不禁想起股市中那些涨停后又打开涨停,然后又涨停,之后却一落千丈的股票,我们把这样的股票称作“烂板”。
所谓“烂板”,就是指股票盘中涨停,但收盘时却没涨停,也叫“炸板”。就像利弗摩尔的人生,多次达到巅峰(涨停),但又很快下跌,最后收盘不仅没涨停,还一落千丈。和收盘涨停的股票相比,很多人觉得烂板股票气数已尽,看涨资金输给了看跌资金,不适合再交易,未来前途堪忧。甚至同花顺上有个“昨日炸板”指数,跌得那叫一个厉害。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所有人都认为不好的烂板股票,真的没有交易价值吗?
之前我们对涨停板策略做了初步研究,发现如果是当天涨停的股票,我们在第二天开盘没涨停时买入并持有,未来一天、三天、五天后卖出,大概率会亏钱,而且亏得不少。我们还分别测试了8种不同形态的涨停,效果都不好,具体可以看这张表格。这也证明从散户角度看,简单的涨停买入策略收益很差。
但是,在研究各类涨停板策略时,我们无意中发现一种特殊的涨停形态,表现反而比较好,也就是本期视频要讲的“烂板”形态。
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我们剔除了历史中处于PT退市以及上市不满一年的股票。另外,北交所、科创板股票由于涨停板是20%,我们也剔除。部分创业板股票在新规之后涨停比例变成20%,这期间的股票我们同样去除。
据统计,2009年至今,A股市场上总共出现过6万多次当日烂板且第二天开盘没涨停的情况。我们在第二天开盘买入这些股票,并假设持有未来一天、两天、三天或者五天,它们的收益情况如图所示,非常优秀。
具体来看,未来一天的上涨概率最高,有52.63%。别小看这个概率,只比50%高一点点,但要知道,在赌场里,庄家相对于你的优势可能也就50.5%、51%,可他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且买入烂板后的股票不仅胜率高,平均期望收益也显著为正。比如买入烂板并持有一天的收益率高达0.72%,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要知道,代表中国最大游资的东方财富拉萨营业部,他们买入股票上龙虎榜后,持有一天的平均收益可是 - 1.75%。
以上我们得到了关于烂板的统计结果,但这只是个统计结果,很难直接按这个策略去交易。比如说,假设你有100万资金,想按这个统计结果交易,该怎么操作呢?
某天收盘后,发现有三只股票满足烂板条件,第二天开盘,是否要用这100万均仓买入它们呢?如果买了,第二天收盘后又发现有5只股票满足条件,可此时已没额外资金买入,是直接忽略选中的股票,还是卖出之前持仓股票去买入新股票呢?又或者当天没有股票满足买入条件,又该如何操作呢?
所以,这就涉及到交易模式的设计,也就是如何把有利的统计结果转化成切实可行、能无脑执行操作的交易模式。不同人对此会有不同想法,这也导致实际策略千差万别。
下面分享一下我这边的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类型的策略称为“事件策略”,这是自己取的名字,没有约定俗成的叫法。“事件策略”就是当股票满足某种事件、某种条件,比如股票当天炸板,就触发了我们定义好的某个事件。
类似事件还有很多,比如股票今天出现在龙虎榜上,今天被分析师上调评级,今天上了新闻联播,或者今天达到某种技术指标的特定状态,比如达到缠论的买入点等等。这些事件的共性在于,明天有多少只股票能触发我们的事件是未知的,有可能是0只,也有可能是几千只,并且可能未来连续很多天都没事件触发,或者每天都有事件触发。
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该如何构建策略呢?“事件策略”的特点是,将资金平均分成N份,每份资金在不同日期分别买入选中的股票,并固定持有。比如我们的烂板事件策略,就是将资金一分为二,每份资金买入后固定持有两天。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暂停观看,有疑问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交流,也可以看我之前关于事件策略详细讲解文章。
这样,我们就构建了一个每天买烂板股票的可执行系统化交易策略。一般专业量化机构较少使用这类型策略,他们更喜欢选股类型的策略,但“事件策略”很符合个人散户的操作习惯。
我们构建了这样一套基于股票烂板的事件策略,按照这个策略交易,在历史上到底能赚多少钱呢?这个统计很难用手工计算出结果,非常复杂,这时就需要借助Python编程和全部A股历史数据来实现。
接下来运行一下程序,代表策略的成色曲线从2009年的1元变成了现在的161元,远远跑赢了代表大盘的沪深300指数。具体来看,策略的年化收益高达42%,但最大回撤也很大,有56.36%。另外分年度来看,这个策略最神奇之处在于,15年大熊市那段时间它竟然没怎么下跌,比较与众不同。
整个策略结果说明,买入烂板股票确实有系统性盈利,但这并不能让我完全满意,特别是最近几年,这个策略呈现明显下跌趋势,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尝试改进这个最基础的烂板策略。
之前我们研究的是买入最广泛的烂板股票情况,接下来可以尝试加入一些其他条件来优化策略。比如,我可以要求选中的烂板股票当天必须是阳线,也就是说股票打开涨停板后下跌,但不能跌过当天开盘价,这个要求不过分吧?仅仅增加这样一个条件的策略,和基础策略相比,表现又会如何呢?
想看结果,只需在原来代码上稍作修改,运行后就能得到相应结果。具体如图所示,代表策略的成色曲线从原来的161元上升到了521元,年化收益上调了12%,达到54%,策略的最大回撤也有所缩减。
并且,我们可以尝试继续增加条件,继续优化。比如在之前策略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条件,就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年化收益提升至77%,最大回撤缩小至46%。
这里额外增加的条件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都可以直接告诉你,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经验去增加相应筛选条件,得到完全属于自己的策略。这个增加条件的过程,其实就是量化投资开发策略的过程。
当然,到目前为止,本期讲的策略都还只是纸面上的研究,距离实盘还有一定距离,但不管怎样,它能展示出烂板股票确实有系统性优势,我们可以基于这点核心结论,开发出很多优秀策略。如果你有什么优化策略的条件,欢迎在评论区发布,大家一起讨论。
那么关于烂板的内容就到此结束。烂板虽烂,但并非一无是处。利弗摩尔破产而终,却不影响他死后封神。股票暂时烂板了,又怎知它不是黎明前的黑暗,不会马上成为下一个大妖股呢?人生也是如此,失败挫折从来不是终点。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这些烂板股票,枯树亦可生花,朽木也能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