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cutoff值确定的两种方法:survminer包与ROC曲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据cutoff值确定的两种方法:survminer包与ROC曲线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hx2024/article/details/136984288
在数据分析和统计建模中,确定数据的cutoff值是一个常见的需求,特别是在生存分析和诊断测试中。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使用survminer包中的surv_cutpoint函数和基于ROC曲线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示例,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确定最佳cutoff值,并解释为什么它们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方法①:使用survminer包
survminer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函数surv_cutpoint,用于确定连续变量的最佳分界点。这个函数使用从“maxstat”R软件包中最大限度选择的等级统计数据,一次确定一个或多个连续变量的最佳分界点。这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提供了与结果(此处为存活率)关系最密切的分界点值。
示例数据分析
##采用包自带的示例数据##
rm(list = ls())
library(survival)
library(survminer)
data(myeloma)
head(myeloma)
?surv_cutpoint#查看函数
res.cut <- surv_cutpoint(myeloma,
time = "time", #生存时间
event = "event", #生存结局
variables = c("DEPDC1", "WHSC1", "CRIM1"))
summary(res.cut) #查看数据最佳截断点及统计量
#cutpoint statistic
#DEPDC1 279.8 4.275452
#WHSC1 3205.6 3.361330
#CRIM1 82.3 1.968317
#数据分布
plot(res.cut, "DEPDC1", palette = "npg")
Categorize variables
这里根据cutoff值分为高低分组
res.cat <- surv_categorize(res.cut)
#head(res.cat)
#生存曲线绘制#
fit <- survfit(Surv(time, event) ~DEPDC1, data = res.cat)#拟合生存分析
绘制生存曲线并显示P值
ggsurvplot(fit,
data = res.cat,
risk.table = TRUE,
pval = T)
方法②:ROC曲线绘制的最佳cutoff
这种方法可以在没有生存数据的时候进行使用,然后分析组间差异。连续性变量的组间差异分析_连续变量和连续变量差异性分析-CSDN博客
ROC及曲线面积汇总学习_roc csdn-CSDN博客
rm(list = ls())
library(pROC)
library(survival)
library(survminer)
#roc截断值确定属于是检验诊断效能
data(myeloma)##这里为了方便展示也是用这个数据进行测试
dat <- myeloma[,c(4,8)]#[1] "event" "DEPDC1"
roc1 <- roc(event ~ DEPDC1, data = dat)
#Setting levels: control = 0, case = 1
#Setting direction: controls < cases
attributes(roc1)#查看结果包含内容
roc1$auc#
#Area under the curve: 0.6272
ci.auc(roc1)
#95% CI: 0.5491-0.7053 (DeLong)
#求约登指数
roc.result <- data.frame(threshold = roc1$thresholds,
sensitivity = roc1$sensitivities,
specificity = roc1$specificities)
View(roc.result)
roc.result$youden <- roc.result$sensitivity + roc.result$specificity - 1
head(roc.result)
which.max(roc.result$youden)#找出约登指数最大的一行
roc.result[160,]##查看cutoff值
#threshol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youden
#160 281.9 0.5714286 0.7096774 0.281106
##计算出CI值和cutoff点,然后进行标注
table(dat$DEPDC1 > 281.9)
#根据截断值划分分组#
myeloma$DEPDC11 <- ifelse(myeloma$DEPDC1 > 281.9,"high", "low")
绘制生存曲线
fit <- survfit(Surv(time, event) ~DEPDC11, data = myeloma)#拟合生存分析
#绘制生存曲线并显示P值
ggsurvplot(fit,
data = myeloma,
risk.table = TRUE,
pval = T)
结果一致性分析
surv_cutpoint()和ROC曲线都是用于确定最佳截断值的方法,它们之间存在一致性的原因如下:
- 目标相同:surv_cutpoint()和ROC曲线都旨在找到一个截断值,使得在该值之上或之下的预测结果能够最好地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匹配。
- 基于模型性能:两种方法都是基于模型的性能来确定最佳截断值。surv_cutpoint()通过评估生存曲线的差异来选择最佳截断值,而ROC曲线通过计算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来评估分类模型的性能。
- 最大化敏感性和特异性:无论是surv_cutpoint()还是ROC曲线,都追求在预测中最大化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指的是正确识别阳性样本的能力,特异性指的是正确识别阴性样本的能力。
- 统计学原理:surv_cutpoint()和ROC曲线都基于统计学原理进行计算。surv_cutpoint()使用Kaplan-Meier估计和log-rank检验来评估生存曲线的差异,而ROC曲线使用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的比值来评估分类模型的性能。
综上所述,surv_cutpoint()确定的最佳截断值与ROC确定的最佳截断值是一致的,因为它们都追求在预测中最大化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基于统计学原理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可以使用OptimalCutpoints包和cutpointr包来确定最佳cutoff值。这些包提供了更全面的功能和更多的统计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截断值确定全能-cutoff package - 知乎 (zhihu.com)
热门推荐
Excel报名表制作完整指南:从设计到数据分析
三相电机轻载电流:定义、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法
山东方言网络热度的传承与创新
Excel四维矩阵图制作指南:从基础到高级自定义
天秤座爱情表现深入解读与分析
天秤座的性格特点:追求平衡与公正的社交达人
商家被“仅退款”如何维权?这份全攻略请收好
中字头股票板块:解密中国顶级企业
腰果是“血脂调节器”?研究发现:腰果让血脂更健康,怎么吃好?
工装裤怎么搭配上衣?
宽带滤波器的仿真与优化【matlab代码】
Nat Commun丨小鼠的情感指南针:海马体如何指引社交与恐惧
转化率优化(CRO):电子商务成功的最佳实践
蒸豆角,既保留了豆角的原汁原味,又使得豆角更加软嫩可口
中国嫦娥工程新突破:玉兔二号月球车发现月球背面外星物质
2024年度演唱会热度TOP10出炉,网友:刀郎未上榜,那一定是野榜
晚餐怎么吃才健康?膳食指南给出了答案
在校期间学生有口水恐惧症怎么帮助学生缓解
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八字火土两旺:性格特征与运势解析
湖州八大景点全攻略:从莫干山到长颈鹿庄园,玩转江南名城
老人咳血了是什么征兆
老人咳血了是什么征兆
胎压监测器的安装步骤是怎样的?安装胎压监测器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成为数据库dba
库利斯果酱(Fruit Coulis)【经典配方】
电脑接口大解析:USB、HDMI、网线、耳麦等接口功能详解
员工离职后失业保险怎么处理
佛教五眼:从肉眼到佛眼的觉悟之旅
社工考过了工资一般有多少 受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