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唯一来自东南亚的穆斯林群体,为何选在海南生活近千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唯一来自东南亚的穆斯林群体,为何选在海南生活近千年?

引用
观察者网
1.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31961&page=4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然而,在海南三亚却生活着一个独特的穆斯林群体——回辉人。他们从东南亚迁徙而来,人口数量约1万人,虽然在民族识别过程中被划分进回族,但其外貌、语言和文化都与西北回族有着明显的差异。那么,这个独特的穆斯林群体为何会选择在海南生活近千年?


三亚回辉人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中国南方的穆斯林群体规模较小,即便有也大多都是从西北地区分批迁移过来的。然而有一个穆斯林群体是个例外,他们从东南亚迁徙而来,生活在中国最南端的三亚,被称为“回辉人”,人口数量约1万人。


三亚回辉新娘(图源三亚市天涯区回族文化传播服务中心)

他们使用的语言也不是西北回族使用的汉语,而是操持着三亚占语。这种语言属于南岛语系,也与东南亚的占语同源。

为何回辉人会从东南亚迁徙到海南?他们与东南亚占族之间有什么关系?

回辉人的历史根源

三亚的1万回辉人是东南亚占人的后裔,说起占人,就不能不提及东南亚曾经存在过的重要古国“占婆国”。


占婆国遗址

占婆国的前身是“林邑国”,林邑是个地名,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南部(今越南中部)。

秦朝时期,秦始皇南征百越,把岭南地区纳入中国版图,涵盖现今两广以及越南中北部。

当时岭南的汉人较少,主要都是百越人,到了西汉时期,中原为了巩固岭南的统治,除了推动汉人移民之外,还设置了交州这一行政区划。


交州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群雄割据,交州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其中,在交州最南端的日南郡象林县,区连自封为王,建立了林邑国,其主体民族就是早期的占族先民。

林邑国建立以后,开始向南扩张。当时与林邑国领土相邻的,是由高棉人建立的“扶南王国”,它是东南亚早期最强大的国家。

基于临海地理位置的优势,林邑和扶南为了垄断与中国、印度的海上贸易,展开了多次战争。但在激烈竞争之余,双方也不乏合作与交流。

在贸易上,两国商人频繁往来、互通有无。在文化上,扶南是东南亚早期印度文化传播地,林邑国受其影响,将婆罗门教作为国教,逐渐形成了王权与神权结合的政治体系。


占婆印度教(前身婆罗门教)寺庙遗址

公元7世纪,林邑国的占人开始以“占婆”自称,占婆是梵文,寓意占族所建之城。在以占婆自称之前,他们只是一个具有初步国家形态的政治组织。但随着领土扩张和民族认同的加强,占人逐渐形成了紧密的政治文化共同体,建立了一个具有明确政治结构和治理体系的国家“占婆国”。

当时的东西方崛起两大帝国——大唐和阿拉伯,双方通过海上贸易建立了密切联系。由于占婆地处海上交通要道,阿拉伯商船常常会在占婆停靠补给,使得伊斯兰教得以在占婆初步传播。


黄巢起义

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帝国发生教派斗争,很多教徒逃往东方定居传教。占婆国南部沿海的宾瞳龙地区(今越南平顺省),逐渐形成了伊斯兰教聚居区。

公元9世纪,唐朝爆发黄巢起义,中断了与阿拉伯之间的贸易。在此背景之下,东南亚各个港口开始成为东西方海上贸易的中心,占婆便是其中之一。


宋朝的两广区划,海南当时属于广西

根据《宋史》中的《占城传》记载,当时有位蒲姓占族人,为了躲避越南的侵略,携家族百人来到海南归附宋朝。

除战争原因之外,还有一部分因海上事故意外抵达海南的占人。据说北宋有艘大食(阿拉伯)番船,在海上遇到台风,被迫来到崖州(今三亚市)。这艘大食番船可能来自占婆,他们是占婆的穆斯林商人。

在之后的典文卷集当中,也有占族穆斯林渔民因出海寻找居住地,遇到台风来到海南的记录。只是他们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都是以家族、零散商人和渔民方式迁徙过来的。加上迁入海南的时间点和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地理上的分布也比较分散。


玄珍公主庙

1360年,占婆国制蓬峨登基,他成功收复了领土,并多次攻陷越南首都,为占婆赢来短暂的荣光。不幸的是,他于1390年被越南袭击身亡,占婆国的辉煌只维持了30年。


制蓬峨统治时期的占婆国领土

越南和占婆的战事从开始到结束持续了七八百年,逐渐把占婆的势力挤压到了东南角。1471年,越南攻陷占婆王城,占婆国自此成为越南藩属,急速走向衰亡。

17世纪,越南北部郑氏和南部阮氏爆发了郑阮纷争,双方以罗河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


郑阮纷争

阮氏政权因地理位置与占婆国接壤,为了巩固其南部统治,不断向南蚕食占人土地,占婆国领土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宾童龙地区。

随着越南的南进,占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大量京族人(越南主体民族)不断迁入占婆国领土,导致本土占人日益京族和越南化。


越南京族分布

不愿意被同化的占人,选择往三个方向迁徙。一部分以王室成员为首的占人往南部的柬埔寨逃离。

一部分占民选择到高地山区与土著民族共同生活,而另一部分从商的占人,则航海前往马来西亚和印尼寻求庇护。

当时的马六甲苏丹国(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市)还接待了这些占人移民,并提供庇护所给占民居住,后来这一庇护所还发展成占婆侨民区。


三亚清真古寺,始建于明朝(1470年),后被日寇炸平

日本战败后,部分占民重返家园,在原址上重建了“回新村”(回辉村附近)。自此,三亚形成了回辉和回新两大伊斯兰教聚居村,而三亚占族也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海南穆斯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南亚及三亚占族现状

占婆国灭亡后,大部分占人都分布在越南和柬埔寨这两个国家。作为一个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民族,占族在这两个国家的总人口竟不足50万,这一数字与其悠久历史相比,显得过于悬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于越南和柬埔寨历史上对占人的同化。


占族分布情况

1950-1979年,中国开展民族识别工作。三亚占民在人口登记时被归为回民,之后被划分进回族的分类里,这一归类主要是基于他们的信仰进行认定的,实际上他们与回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亚市天涯区的回辉社区

1988年海南建省以后,三亚成为旅游城市。由于所处海域水质清澈,适合珍珠贝生长,为珍珠养殖提供了优越条件,所以三亚的珍珠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回辉人充分利用这一旅游机遇,开了多家珠宝用品店,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亚珍珠文化馆

三亚以原生态的热带雨林景观,吸引着各地游客的到来,这里不仅海岛风情浓郁,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特色。除了土著黎族文化外,在三亚生活了近千年的回辉人,也为这座城市增加了独特的伊斯兰教文化色彩。


三亚清真南寺,2017年建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回辉人即不同于其东南亚占族祖先,也不同于中国大陆上的回族。在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下,他们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也为海南民族文化增添一抹独特的文化标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