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你的内部动力被偷走了吗?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你是为自己玩,还是为了外部的奖励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的内部动力被偷走了吗?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你是为自己玩,还是为了外部的奖励玩?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377245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内在动力逐渐被外在的奖励所取代。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还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和心理学理论,探讨内部动力被外部奖励置换和消解的现象,并提供保持内部动力的方法。

你的内部动机是如何被置换的?

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了自己开设公众号的经历。最初,她更新文章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作,以一种与读者分享和陪伴的心态在写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号获得了原创标识和打赏功能,这让她更有动力写作。然而,这种状态维持了不到半年,她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她开始特别关注阅读量、读者留言和打赏情况。如果这些指标不理想,她就会感到失落和沮丧。

渐渐地,她发现写文章的动力不再源于个人喜好,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阅读量、更多的好评和赞赏。最终,她越来越没有动力写作,甚至开始拖延。她意识到,写作的内部动力已经被外部奖励所置换和消解。

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是好的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可以用“过度理由效应”来解释。当人们获得外加的奖励时,原有的认知和行为平衡会被打破。为了重新获得对自己行为解释的平衡,人们会告诉自己,“我是为了这个奖励才这么做的”。这时,原有的内部动力就会失去。如果取消外在的奖励,就会造成“不充分理由效应”,人们可能会终止行为。

一个经典的实验——德西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实验将被试分为两组,在有无奖励的情况下观察他们对解题的兴趣。结果发现,获得奖励的被试在奖励取消后,对解题的兴趣明显降低,而没有获得奖励的被试则保持了持续的兴趣。

如何避免内部动力被外部的过度理由置换与消解?

  1. 控制工作的强度和节奏:任何工作,哪怕是由兴趣转化成的工作,如果工作过度,就会给人带来疲惫和耗竭感,而疲惫和耗竭感则会降低人的动力。

  2. 跟随自己内心的动力,不要过度勉强自己以减少内部动力的消耗: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因为有外在的奖励或者压力,我们就会强迫自己,有时心里不喜欢做,也会强迫自己,勉强自己久了,导致自己的内部动力流失了。

  3. 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在过程中体会做这个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这其实就是活在当下,当一个人越是活在当下,他内在就越不机械,越不容易落入自动驾驶模式,他就能感受到很多流动的,细腻的东西,那样他的内在动力就容易保持住。

  4. 激励是一种策略,不要给自己单纯的物质刺激,而是学会激发一个人的内部动力:激励要讲方法,不能只靠外在奖励,有时精神上的认可非常重要。

  5. 常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学习的原初动机是满足好奇心,获得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父母;工作赚钱很重要,但是也不仅仅是为了钱,为了收入,还为了成长的快乐,为了自我超越。回到最初的纯粹上,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6. 建立属于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人的评价体系也分两种: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学会为自己玩,而不是为别人玩,为美分(奖励)玩才是真正能让一个人保持源源不断动力的方法。

结语

内部动力是推动我们前进的重要力量,而外部奖励虽然可以短期内激发动力,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动力的消解。因此,建立属于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热情,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动力源泉,活出精彩的人生。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