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22999412_121973130/?pvid=000115_3w_a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自《礼记·大学》。这个概念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追求,也与现代科学精神有着深刻的联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格物致知”的传统含义及其现代诠释。
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含义
传统含义
格物:“格”有多种解释,东汉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是说人所来接触的事物。朱熹的解释较为复杂,他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思是要彻底探究事物的原理。简单来说,“格物”就是对万事万物进行观察、研究、接触的过程。
致知:“致”有求得、获得的意思。“知”即知识、智慧、道理。“致知”就是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知识和道理。
现代含义
在现代语境中,“格物致知”可以理解为一种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方法。它鼓励人们通过实践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实际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知识。例如,科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理解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原理,这就是一种“格物致知”的体现。
正确的解释是:格出物欲,就是把物的背后的东西抽象出来,没有实体的存在,看到的是背后的原理。把有形的变为无形的,就像经典《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世间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而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
热门推荐
蓝桥杯第十五届EDA省赛第二场参赛经验分享
如何提升页面停留时间?这些优化方法值得尝试
什么茶对心脏比较好?
SystemVerilog中function和task的使用详解
事业编护士的工资待遇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包含试用期?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厦大团队揭示硬碳微观结构与储钠机制关系,为钠离子电池发展提供新思路
马云是否曾在美国留学
蚕沙泡水的功效与作用
盆栽国庆小菊栽培技术详解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域控技术分析
科隆与菲尔特德乙对决前瞻:历史交锋与近期状态分析
羽毛球比赛规则全面解读:从基础到细节的详细解析
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区别
乙肝转阴的"三道坎",跨过去,转阴率大大增加
进化论不是假说,而是100%确认的科学事实
四大南药之首——槟榔的价值!
如何接住孩子受伤的情绪?“没用”的爱才更有力量
孩子在学校被打了,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连发Science和Nature,牛磺酸解锁“减重、改善代谢”抗衰新赛道
欧协联:采列VS佛罗伦萨,黑马挑战与豪强征程
谨慎使用系统复位
赋能智能驾驶!中科深谷创新控制策略有效提升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性能
ps如何制作一寸证件照?证件照制作教程全解析?
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哪个好?各有什么优缺点?
奥拉星麒麟获取攻略:三种实用方法详解
一文详解:减刑和假释的条件、程序及规定
地理还可以这样讲(旅游)7——“景点”的类型1
如何冲泡出一杯好喝的冷萃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