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22999412_121973130/?pvid=000115_3w_a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自《礼记·大学》。这个概念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追求,也与现代科学精神有着深刻的联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格物致知”的传统含义及其现代诠释。
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含义
传统含义
格物:“格”有多种解释,东汉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是说人所来接触的事物。朱熹的解释较为复杂,他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思是要彻底探究事物的原理。简单来说,“格物”就是对万事万物进行观察、研究、接触的过程。
致知:“致”有求得、获得的意思。“知”即知识、智慧、道理。“致知”就是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知识和道理。
现代含义
在现代语境中,“格物致知”可以理解为一种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方法。它鼓励人们通过实践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实际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知识。例如,科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理解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原理,这就是一种“格物致知”的体现。
正确的解释是:格出物欲,就是把物的背后的东西抽象出来,没有实体的存在,看到的是背后的原理。把有形的变为无形的,就像经典《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世间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而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
热门推荐
写下“环保遗嘱”后,这对夫妻又签署了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西安地铁票价收费标准
鱼腥草的种植与养护(从选种到收成,解密鱼腥草种植秘籍)
新手养龟攻略:养好水龟的9个实用建议
女性两侧肋骨疼和后背疼的原因分析与治疗建议
婴儿出现肌张力高的原因
科普:AMI 究竟属于哪种核心?AMI 入库、AMI 扩展到底啥意思?
巴黎 1793-1794,革命的一年:卡纳瓦罗博物馆令人惊讶的历史展览
演讲的密码:自我介绍、塑造价值、讲故事、互动
劳动仲裁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么算
工业铝型材的表面涂层选择指南
居民自有住房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虚拟租金法,对GDP有何影响?
《八方来财》火遍全网成说唱新宠
如何获取赔2N证据: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权益的法律实务指南
甘草可以和鱼一起食用吗?专业医生为你解答
宋词基础知识
向日葵花语是什么?如何用向日葵表达爱意?
一楼车库产权归属问题解析
怎么立遗嘱免除家人债务
2025工业设计专业选科要求:必选科目有哪些?
95089是什么电话?了解该号码的相关信息
智慧工地技术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不交质保金会被起诉吗?法律分析与应对策略
匈牙利简介:一场跨越历史与文化的浪漫之旅
肌肉失衡模式的经典动作评估与分析
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如何有效应对孩子的手机游戏沉迷问题?
拥抱夜晚的柔软怀抱:挑选理想枕头的全面指南
金庸写完笑傲江湖,才发现有7大隐藏高手没登场,个个强于风清扬
如何使用ChatGPT进行高效的中文到科学英文翻译?
白糖期货市场深度解析:影响因素与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