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插柳折柳……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几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插柳折柳……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几个?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5A02D8B00

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从祭祖扫墓到踏青郊游,从荡秋千到插柳折柳,每一个习俗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节,探寻这些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背后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又是一年清明到。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除了祭祖和扫墓,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你知道几个?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其习俗也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踏青郊游

踏青,也叫春游,是民间长期保持的一种清明习俗。这段时间万物吐故纳新,自然界生机勃勃,满眼绿色,是和家人一起外出郊游的好时光。

荡秋千

荡秋千历史很古老,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最早叫千秋,后来为了避忌讳,才改为秋千。荡秋千不仅好玩有趣,可以促进健康,培养勇气,古往今来的儿童都很喜爱。

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常见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于祭祀,到了现在,它也成为了清明节最受欢迎的美食。这一天吃青团,有生活甜蜜、福气满满的美好寓意。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灾病写在纸上,放高了再把线剪断,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除病消灾,给人带来好运。

蹴鞠

蹴鞠是一种皮球,用皮革做成球皮,球内用毛塞紧,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实际上跟我们现在的足球运动差不多,只是规则不同而已。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插柳折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农事鼻祖神农氏的。柳条插土就能活,生命力非常强大。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或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寓意挡住疫病。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降临,种植树苗最容易存活,成长也比较快,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在清明节植树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后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他们把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们就争先抢捞,认为吃了以后可以免除病痛或孕育生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点想念
丝丝牵挂
在思念故人的同时
也别忘了珍惜当下
注重身体健康
多多陪伴家人和朋友~

本文原文来自上游新闻综合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大渡口发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