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职场中,竞业限制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常见的约定之一。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双方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如果权益受损,又该如何维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签署有关竞业禁止协议之前,必须首先精准界定其所涵盖的相关范畴,包括但不仅限于具体的行业领域、地理区域以及时间跨度等等。同时,所设定的限制范围应当具有合理性,不得对劳动者的就业权益造成过度的束缚与限制。
其次,我们需要确保补偿条款的合理性与明晰性,其中包括补偿金的数额及其支付方式,这些内容均须有明确且详尽的约定。此外,还需关注协议的生效条件及解除条件,以保证协议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最后,竞业禁止的期限亦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出现期限过长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如何维权
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需维权,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明确竞业限制的范围、期限、经济补偿等条款是否合法合理。若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请求其支付;经催告后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其次,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劳动者应遵守约定,不得到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或自行从事同类业务。若发现用人单位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可收集证据,如相关合同、支付凭证、侵权行为的证据等,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总之,要依据竞业限制协议的具体条款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签订劳动合同竞业限制条款需注意啥
签订劳动合同竞业限制条款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竞业限制的范围,应仅限于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范围。其次,约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再者,要确定经济补偿标准,用人单位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否则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同时,要规定违约责任,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此外,竞业限制条款应单独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且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开始生效。签订前,双方应充分协商,确保条款合法、合理、公平,以避免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