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其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对当代经济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介绍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探讨他在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等方面的理论贡献,以及这些理论如何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基础。
说到新古典经济学,首先让人迷惑的是它到底“新”在什么地方。
比如,它不再以劳动创造价值为理论基础,而是重视边际分析和均衡;在分析方法上,它多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而不是总量分析,而且,数学方法开始被广泛使用。
在市场结构上,除了完全竞争和垄断,更多时候,分析处于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
在对政府的态度上,古典经济学主张完全放任,排斥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态度鲜明;而新古典经济学,或多或少,肯定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些许作用。
为了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我们来介绍一位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他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主义思想综合,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
他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于1890年出版,成为影响几代人的著作。甚至,现在中国大学仍在普通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都明显采用了马歇尔的分析框架。
马歇尔(1842-1924)是英格兰人,他爹是银行的出纳员和绅士。他爹本来想他长大后去牛津大学,以获得一笔奖学金,将来毕业后成为牧师。但他偏爱理科,学习了数学和物理后,才转学经济学,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不遵父志的任性,离不开他叔叔经济上的支持。
马歇尔在定义自己的研究时,实际上就定义了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人类的研究,研究的是与获得物质必需品联系最密切的那部分私人和社会的行为。
▶▷需求
马歇尔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出发,并认为每花一块钱获得的每件商品效用应该是相等的。
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每一块钱带来的商品边际效用将增加(需求增加),从而推导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需求价格弹性,即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早在马歇尔之前的经济学家就已经做了描述,但概念却是他明确提出的。
搞清楚需求价格弹性的意义在于,政府知道应该向什么样的商品征税。比如,政府应该向烟、酒这样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征税,因为这样对需求的影响较小,但可征得更多的税。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实际获得的效用大于实际支出的部分。早在1844年,杜普伊特就提出了这样的分析,但却是马歇尔正式命名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和需求价格弹性一样,消费者剩余为政府的征税、垄断等行为提供了效率分析的概念基础。
▶▷供给
到底是供给是由什么决定?有的认为是由需求决定,有的认为是由成本决定,有的认为是由需求和成本共同决定。
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马歇尔指出,对于时期的理解是分歧的关键所在。
他的观点很明确:供给短期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长期是由成本决定的。
因为短期内,只有可变的成本才能改变,而固定成本还来不及改变,所以,企业的供给曲线是由可变成本决定的。
但长期来说,企业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都是可以改变的,任何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只是成本的问题。
对于供给的期限理解非常的重要,这也是后来凯恩斯需求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水岭。
▶▷均衡价格与数量
市场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马歇尔说:即是需求又是供给。
为了表达需求等于供给时的均衡价格,马歇尔用了一张几何图形。
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它们相交形成均衡价格和数量,此时,买方得到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卖方得到全部的生产者剩余。(如下图)
▶▷代表性企业
我们都知道,后来的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
马歇尔从“代表性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的成本特征。“代表性企业”的特征表现在:
马歇尔把商业企业的成长,比作是树木的成长,企业就像树木在森林中竞争,木秀于林,但早晚有衰落的一天。这是企业的生命周期。
马歇尔认为,当单个企业的规模增长时,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增加,即“内部经济”。
换一种方式表达,当劳动、资本扩张的时候,随着规模的增加,单个产品的成本会下降,效率提升,此时企业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效应。
但规模报酬不是一直递增的,随着规模的进一步增加,企业会走到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这也是企业的生命周期。
不同于企业自身的“内部经济”,当行业发展时,单个企业可以获益的情况,被称为“外部经济”。
除此之外,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上,马歇尔的过人之处在于,利用了局部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法,分析相反经济力量的关系。他还利用数学公式、几何图形、图表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使得各类分析更加的系统和框架。
他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