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黄金”受追捧,但国内乳铁蛋白产品要出圈,还有两大难关要闯
“奶黄金”受追捧,但国内乳铁蛋白产品要出圈,还有两大难关要闯
乳铁蛋白,被誉为“奶黄金”,近年来在乳制品市场备受追捧。从酸奶到奶粉,从奶片到鲜奶,越来越多的乳制品开始强调乳铁蛋白的含量。然而,国内乳铁蛋白产业仍面临技术与原料两大难关,如何实现自给自足,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真材实料”已经成为现在乳品中竞争方向之一,随着消费者营养意识和消费意识的改变,在购买乳品时观察营养性及“配料表”已经不再稀奇,所以众多乳企开始为产品做“加法”,添加营养物质,“乳铁蛋白”就此当选。
而乳铁蛋白产品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鲜奶、奶粉、酸奶、奶片等不少产品都会特别标注含有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是什么?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一种天然、无害、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的铁结合糖蛋白,由哺乳动物体内腺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广泛分布于具有分泌功能的组织及其分泌物。最早由 Blanc 等从人乳中分离获得该蛋白,并正式命名为乳铁蛋白,被认为是铁转运和储存相关的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蛋白属于更广泛的乳转铁蛋白家族。
现已知乳铁蛋白是相对分子质量为(76~81)×103 的单体蛋白。它是该转家族中铁结合能力最强的蛋白质。它大约含有700 个氨基酸残基的铁结合性糖蛋白。自然界中牛初乳铁蛋白含量最高,约为0.8~1.0 g/L,随着奶牛泌乳时间增长,其浓度迅速下降。乳铁蛋白有缺铁型、半饱和型和饱和型三种形式。有研究表明,乳铁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3.1 ℃,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乳铁蛋白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如抑菌,免疫调解,抗病毒感染等,是目前比较热门的高附加值食品配料。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水解后的乳铁蛋白会产生一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小肽—乳铁蛋白活性多肽 (LFcin B),它是牛乳铁蛋白在消化道正常生理条件下释放出的一种含25个氨基酸残基的抗菌肽,包括5个Trp、3个Lys和多个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具有强碱性,p H>8.15,其水溶液中呈亲水脂的两个反向β折叠结构,具有耐热、在消化道中不易降解、免疫调节作用、广谱抑菌等特性。
正因为乳铁蛋白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癌、促进肠道铁的转运和吸收、抗炎症、免疫调控、促骨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农业等领域,作为微生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其内部结构高度保守,与铁结合的专一性,使铁被隔离在两个几乎相同的位置,分别位于分子的每个叶中。铁结合和释放的这种特性,既是通过清除铁,也是因为其铁的状态改变了乳铁蛋白的结构和动力学。其三维结构可以很好地理解这种能力。该分子被折叠成两个同源小叶(N-和 C-小叶),每个小叶在两个结构域之间的深裂隙中结合一个单独的Fe3+离子。近些年来,乳铁蛋白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可广泛应用在疾病预防、辅助治疗等方向上。
乳铁蛋白抑制细菌增殖病原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吸收外界环境或寄主细胞的铁。乳铁蛋白通过与受体结合,将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解离下来,阻断铁的吸收, 抑制细菌繁殖代谢。乳铁蛋白水解物的抗菌作用比乳铁蛋白强20~400 倍。乳铁蛋白不仅能抑制巨细胞病毒导致的成纤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病变,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对丙型肝炎病毒、胃肠炎病毒、流感病毒、猫科疱疹、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乳铁蛋白对消化道肿瘤,如肝癌、胰腺癌、结肠癌、胃癌,具有预防作用,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辐射的功能。
突出乳铁蛋白
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认知的加深和健康消费的不断升级,乳品中“成分”的角逐日渐激烈。根据CBNData《2020新健康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50%的消费者愿为健康品质相关产品买单,83%的消费者会主动调整饮食预防健康疾病。
像乳铁蛋白、益生菌之类的营养物质都大受关注,目前也有不少乳企都加入了凸显“乳铁蛋白”行列,与高校组织或是研发机构进行合作,推出相关乳制品,进行创新上的突破。
比如在酸奶领域中,今年7月旺旺推出全新联合新品牌“旺旺X乳铁食研室”,并且重磅发布了乳铁蛋白酸奶,具备“乳铁蛋白和乳酸菌”双重活性,为都市一族提供加倍防护的酸奶解决方案。
在奶粉领域中,美赞臣蓝臻婴幼儿奶粉富含乳铁蛋白、MFGM乳脂球膜、DHA等营养成分,蓝臻系列奶粉中1-3段乳铁蛋白含量分别为450mg/100g、400mg/100g、330 mg/100g。另外,皇家美素佳儿的乳铁蛋白添加量也比较高,1-3段的含量均为450mg/100g。
在奶片领域中,新西兰原装进口的OneOne奥尼乳铁蛋白乳片,每100g含100mg乳铁蛋白,乳片松软易咀嚼不粘牙,在确保宝宝营养补充的同时,做好牙齿健康的保护。君乐宝小小鲁班牛乳片号称“可以嚼着吃的乳铁蛋白”,乳铁蛋白的添加量为100mg/100g。
关注度提升
除了婴配粉、营养品领域的持续升温,还有不少乳企都看好乳铁蛋白与乳制品“结合”,但是想要做好乳铁蛋白乳品的市场,“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较为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
在乳铁蛋白的使用范围上,国家标准中也有明确规定,允许使用在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含乳饮料、婴幼儿配方食品、调制乳粉中。
在技术上,某企业将乳铁蛋白添加于冷藏酸奶,并借助日本“黑科技”加持,28天保留乳铁蛋白活性,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结合活性乳铁蛋白,双重活性,双重保护,并且对产品进行了升级。
出于对乳制品营养、优质的追求,不少消费者倾向选择能够获取明确营养成分的产品,但当下乳铁蛋白这一营养素在酸奶中的应用还不多,反而是低温奶品类比较广泛。在此之前,就有不少低温奶产品都在包装上标注了乳铁蛋白含量,比如君乐宝悦鲜活、三元72℃鲜牛乳、光明优倍鲜牛奶和致优全鲜乳、长富巴氏鲜奶、新希望24小时鲜牛乳、卫岗75℃鲜牛奶等等。
助力乳品精细化发展
根据丁香医生《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Z世代对健康的期望值很高但健康自评分数却明显低于其他代际,是对“健康”较为焦虑的消费群体。
其实目前的消费市场看来,不仅是对于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或是小孩,乳铁蛋白产品在年轻人群体中也格外受欢迎。
乳铁蛋白是一种非血红素铁结合糖蛋白,一般来说,乳铁蛋白在牛乳中含量较低,一般仅为0.1 g/L,因为乳铁蛋白的稀有程度让它被誉为“奶黄金”。
有研究表明乳铁蛋白对人体有着多种益处,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营养物质,但是之前对于乳铁蛋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婴配粉和营养品上。近两年,开始在低温奶领域盛行。
作为一种天然成分,其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不论是从婴幼儿到儿童再到成年人,多年的产品教育,使得消费者认可了乳铁蛋白,这也是乳铁蛋白作为卖点从固态产品延伸到液态产品中的关键,这一举动对乳制品的营养成分创新,推动乳制品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会不会成为“热门”品类
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含乳铁蛋白乳制品及奶粉品类的消费规模,近两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00%,是整体品类的10倍。
虽然乳铁蛋白乳制品的相关规定较为健全,但在液态奶领域,乳铁蛋白产品的市场还需消费教育。不少消费者选择这类鲜奶本身是出于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不是该产品中乳铁蛋白的含量,一款牛奶中标注出乳铁蛋白,也只是让消费者对牛奶价值认知更清晰。
但需要认识到,乳铁蛋白多年来的消费者教育还是有成果的,使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是乳铁蛋白能够作为卖点从固态产品延伸到液态产品中的关键。
目前,低温鲜奶中含有乳铁蛋白的已经不少,除了后期添加,企业也可以通过膜过滤技术、低温浓缩技术来提升单位乳中的乳铁蛋白含量,这对企业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额外添加还要考虑成本因素,因此,乳铁蛋白类在液态奶中的应用还需要探索。
国内乳铁蛋白产品还存在什么难关?
我国乳铁蛋白一直依赖进口,乳铁蛋白供应链的告急,让国内许多乳品企业面临着成本增加和原料短缺的双重困境。那么,为何我国不能自给自足乳铁蛋白呢?这里主要有技术和原料两个方面的问题存在。
先说一下技术问题。超滤膜分离技术是提取乳铁蛋白比较成熟的技术,得到的样品中乳铁蛋白质纯度为36%,回收率为58%。日本学者岛崎敬一于1989年提出通过超滤方法从制作干酪排出的乳清中分离乳铁蛋白,乳铁蛋白回收率为69%,但纯度很低。超滤结合离子交换色谱法采用酶凝乳方法分离酪蛋白,分离后的乳清液通过色谱吸附和超滤膜脱盐浓缩相结合的方法,从牛初乳中分离到了纯度90%以上的乳铁蛋白精制品。盐析和凝胶层析法结合法采用离心法脱去牛初乳的脂肪和酪蛋白,通过盐析法除去杂蛋白,再通过凝胶层析方法提取乳铁蛋白,所获得的乳铁蛋白分子质量约为90 KDa,纯度约为92%。后两种方法是我国目前已经掌握的实验室技术,但是还未应用于产业化。
再说一下原料问题,目前我国自己的年产生乳量不高,还达不到自给自足的供应量。同时,制备乳铁蛋白需要大量的生乳只提取出少量乳铁蛋白,其他国家一般将制作干酪后的副产物用来提取乳铁蛋白,但我国人群没有食用干酪的习惯,干酪加工副产物极低,也不利于发展乳铁蛋白的产业化生产。
目前,我国从牛乳中提取乳铁蛋白的工业化生产企业仍为空白,这也使得这个发展方向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如何从依赖进口,到自给自足,实现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变,充分应用好乳铁蛋白的功能活性,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文章来源: 乳业财经,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