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家属该如何报案?医疗事故鉴定流程详解
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家属该如何报案?医疗事故鉴定流程详解
当医疗事故不幸发生时,患者家属应该如何报案?医疗事故是否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又该如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发生医疗事故患者家属报案方式
患者家属怀疑发生医疗事故后,可通过以下几种常见方式报案:
拨打110报警电话:在电话中清晰、准确地向接线人员说明事件发生地点,即涉事医疗机构的具体名称和地址,简要阐述事件概况,例如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怀疑是医疗事故等关键信息。
前往当地公安机关办公地点报案:携带与事件相关的初步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等,亲自到公安机关的报案窗口,向值班民警详细陈述事件经过,包括患者就医的时间、症状表现、医疗机构采取的诊疗措施以及目前患者的状况等细节。
通过网络平台报案:部分地区公安机关设有网络报警平台,家属可登录当地公安官网,按照指引进行报案操作,上传相关证据资料和填写准确的事件信息,确保公安机关能够及时获取案件情况并展开调查。
二、医疗事故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
医疗事故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构成医疗事故罪。认定医疗事故罪需满足几个要点:一是主体为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二是主观上存在严重不负责任的过错心态,并非一般失误或轻微疏忽;三是客观上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后果。
对于“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司法实践中通常依据相关医学标准和鉴定结论来判断,比如造成患者残疾、功能严重障碍等。在具体案件中,要经过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合相关证据,认定医务人员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若经调查和审理认定构成犯罪,将依法对责任人处以相应刑罚,刑期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医疗事故并非必然追究刑事责任,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三、做医疗事故鉴定要找哪个部门
医疗事故鉴定通常可找以下两个部门: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这两级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当医患双方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鉴定时,可向其提出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若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可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规定时间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此外,在必要时,中华医学会也会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医患双方需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配合鉴定工作流程,以确保鉴定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公正、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