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越来越火的预制菜,有那么可怕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越来越火的预制菜,有那么可怕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zjknews.com/news/shehui/zjkshehui/202404/08/442683.html

预制菜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类别,近年来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抢眼。从飞机餐到高铁盒饭,从知名快餐到家庭餐桌,预制菜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随着预制菜的普及,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担忧。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并从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要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预制菜的相关情况。

如今,大家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预制菜,飞机餐、高铁盒饭及一些知名快餐等,都有预制菜的身影。一些家庭餐桌上有了佛跳墙、红烧肉、麻辣小龙虾等工序复杂的菜品,而这些菜肴有的也是购买的预制菜。预制菜正以惊人的速度闯入消费者视野。

百姓餐桌无小事。3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并从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要求。那么,什么是预制菜?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市民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到底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佛跳墙等复杂菜品轻松上到大众餐桌。陈嘉 摄

万州烤鱼、馋嘴牛蛙、蒜香肋排、鱼香肉丝、糖醋里脊、牛肉煲……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滋味各有千秋。如今,它们轻松走上各家的餐桌,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预制菜。

什么是预制菜?《通知》里指出,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令人“烹”然心动的美食

烤羊腿、番茄肉酱意面、宫保鸡丁、菠萝咕咾肉、美蛙鱼头……清明假期,趁着商家搞活动,市民孟女士购买了一堆预制菜。“这些食品都是加工熟了的,想吃时提前从冰箱拿出来化冻加热就行,味道还可以。”


预制菜受到消费者欢迎。陈嘉 摄

无独有偶,今年55岁的李先生在超市选购了3份红烧肉预制菜。“我们老两口都爱吃红烧肉,但自己在家做起来比较麻烦,超市的这种预制菜方便又卫生,我经常吃。”郭先生说,平时家里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吃饭,想吃红烧肉时总是很纠结,做得多了吃不完,做得少了又觉得费事,在超市偶然看到有红烧肉的预制菜,价格也不贵,他就买了一份试试看,没想到味道还不错。

“中午不知道吃啥,麻辣小龙虾热一下就能吃,再煮一碗面放进去,我一个人吃正好。”4月7日中午,在位于经开区的一小区,市民李先生在家加热预制菜作为午餐。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很多消费者既想享受美味,又不想占用太多时间,半成品预制菜便成了最佳选择。

今年29岁的吕女士想法与李先生一致。她的丈夫在位于张宣公路沙岭子镇附近的一家汽车4S店工作,平时中午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吃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路边小饭店随便吃点,有了预制菜,我也能在家简单方便的吃顿午饭了。”吕女士说,她买了麻辣小龙虾、扇贝粉丝、小笼包、手工水饺等,家里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午餐现在基本上都靠预制菜解决。

从卖菜到卖“菜”的商超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市区的大型超市,基本都有预制菜在销售。

在位于胜利路的一家超市,记者见到的预制菜就是以即热为主的便捷食品,品种很多,有炸猪排、胡椒猪肚鸡、麻辣小龙虾、鱼香肉丝、狮子头等,有些外包装上标注“5分钟炒炸即享美味”字样。这些商品价格普遍适中,一个蒜香肋排售价29.8元,比外面餐饮店便宜近一半,一份狮子头卖20.8元。其烹饪方式也很简单,把一袋已经加工好的菜放到锅里或者微波炉加热,取出后倒进盘子,餐就做好了。


预制菜打折促销。陈嘉 摄

正在选购预制菜的刘先生翻看了产品的外包装后,往购物车里添加了两盒鱼香肉丝和一份宫保鸡丁。他说,预制菜就像是外卖的升级版,对不会做饭和没时间做饭的人非常友好。而且,一份菜加热后能吃两次,成本上也比在外面吃或点外卖更划算。至于味道,刘先生表示“还不错”,比不上家里做的,但比外卖强。

一位超市生鲜工作人员介绍说,从近几年的趋势看,预制菜在货架上占的位置越来越大,主要是产品不断丰富,销售额也在逐步提升。她同时表示,预制菜的受众以年轻人为主,这是因为年轻人工作繁忙,所以他们会更倾向于预制菜这种能够节约时间又能保障生活品质的烹饪方式,而年长的人就会更喜欢自己买菜回来做。

商家“用而不说”的秘密

8分钟就能出锅的大盘鸡,10分钟就能做好的番茄煮牛腩……如今,大到连锁餐饮品牌店,小到主营外卖的小餐馆,预制菜的使用场景正越来越广。面对奔着吃现做菜而来的顾客,许多餐馆“用而不说”,将预制菜悄然端上桌。


传统预制菜依然畅销。陈嘉 摄

“如果口味和家里买的预制菜一样,那为何去饭店花冤枉钱?”市民柳先生多次在线下超市、网络平台采购预制菜,他说,消费者走进餐馆,是为了吃到新鲜菜品,品尝大厨手艺。然而一道复杂的菜品,下单后几分钟上桌确实是不可能的。

记者以订餐名义致电多家地方菜系品牌店,询问是否使用预制菜。有的坚决否认,有的婉拒回答。一家川菜餐饮店工作人员称,一些菜品由门店提前统一做好,不是料理包式预制菜。但记者随后多方询问了解到,其普遍使用了预制菜。

据业内人士介绍,大型餐饮企业主要使用的是组配菜、半成品等预制菜,较少使用料理包型预制菜,采用的是“中央厨房+餐厅厨房”的双厨房模式。一些中小餐馆喜欢使用料理包式预制菜。“外卖店要适应成本低、出餐快的需求,如从外卖渠道买到的黄焖鸡米饭,不少由预制菜料理包加工而成。”他介绍,“十几元一份的鱼香肉丝盖浇饭,现场做肯定挣不到钱,用料理包只要几块钱,扣掉平台抽成和米饭钱,还能有点赚。”

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他们也知道一些餐馆使用预制菜。令人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商家在不明确告知的情况下,给顾客提供拆包即热类的预制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通知》也对此作出回应,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预制菜在线上销售火爆。陈嘉 摄

禁添加防腐剂的规范

记者注意到,《通知》对于预制菜行业提出了较高的监管要求。这首先表现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方面。《通知》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要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切实保障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

预制菜作为广大消费者的“一日三餐”,消费者在追求快捷便利美味的同时,对预制菜使用防腐剂十分关注。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

食品添加剂“非必要不添加”“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经逐步成为行业共识。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此外,严守安全底线,也符合预制菜风险管控要求。预制菜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有较高要求,应当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不同类别预制菜应严格符合相应的冷冻冷藏等条件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

本文原文来自张家口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