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无力、盗汗……哪些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找上你了?
全身无力、盗汗……哪些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找上你了?
手抖、失眠、全身麻痹,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症状,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的表现。据统计,台湾每25人中就有1人受到自律神经失调的困扰,其盛行率约为4%。本文将详细解析自律神经失调的各种症状,并提供改善建议。
什么是自律神经失调?
自律神经失调,又称自主神经紊乱,是指自律神经系统(ANS)失去平衡,无法正常调节身体功能。自律神经系统主要负责控制心跳、呼吸、消化等无需意识控制的生理功能。由于自律神经遍布全身,因此当自律神经失调时,会出现多种复杂症状。
自律神经失调症状
由于自律神经影响人体各种器官,一旦失调,无论心理、生理,各种不适会接二连三出现。具体症状包括:
- 全身性:疲倦、失眠、忽冷忽热、肥胖、全身无力、倦怠、漂浮感、地震感、走路不稳、半夜容易醒来、多梦、天气一变化身体马上感到不适
- 精神: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衰退、情绪起伏大、容易紧张、焦虑、抑郁、烦躁、恐慌、意志消沉
- 食欲:食欲下降、过高
- 头部:头痛、头晕、偏头痛、圆形秃、头昏脑胀、头皮发麻
- 脸:面部潮红
- 眼睛:眼睛酸、张不开、流泪、视 线模糊、干眼、眼睛抽搐、感到刺眼
- 耳朵:耳鸣、耳塞、对声音敏感
- 鼻子:过敏、鼻塞
- 喉咙:喉咙发痒、吞咽困难、有异物感、喉咙紧紧、咽喉干
- 口腔:口干舌燥、口腔痛、味觉异常、嘴破、舌头发麻
- 心脏:心悸、胸闷、胸痛、喘、心律不整
- 血压:血压忽高忽低、姿势性低血压
- 肩颈:肩膀紧绷、肩颈酸痛、肩颈僵硬
- 四肢:手麻脚麻、发抖、指尖有电流感、感觉迟钝、手脚冰冷、手脚无力、抽筋、肌肉跳动
- 皮肤:泛红、手心及脚底多汗、干燥、皮肤痒、过敏、(夜间)盗汗
- 关节:关节乏力、关节疼痛、关节卡卡不顺
- 肺部:呼吸困难、有缺氧感、过度换气症候群、呼吸急促
- 肠胃:胃部发热、胃痉挛、胃溃疡、胃食道逆流、胃痛、恶心、呕吐、长期胀气、腹痛、打嗝、放屁、腹泻、便秘、消化不良
- 泌尿器官:频尿、残尿、排尿困难、急尿、膀胱炎、尿失禁、夜尿次数多
- 生殖器官:分泌物过多、外阴部瘙痒、阳痿、生理期不顺、更年期症候群、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或过高
疲倦、肩颈酸痛都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狀。
一、全身无力与疲憊感
自律神经负责调节身体的能量运作,一旦失调,会产生持续全身无力、手腳无力和疲勞等典型症狀。神經功能不穩定時,體力調節失衡,導致即使沒有劇烈運動,也會覺得全身乏力、精神難以集中。甚至有無法恢復的疲勞感,影響工作和生活。
二、头晕头痛及忽冷忽热
自律神经影响体温调节和血管收缩,当自律神经失调时,血液循環会不稳定,导致头晕、头痛及忽冷忽热等身体反应。這些症狀常被誤認為是壓力或天氣變化引起的,但實際上可能是自律神經功能紊亂造成的循環失調,长期下來会讓头部不适更加严重。
三、体溫与出汗异常
自律神经控制汗腺与体温平衡,因此失調时,会有大量冒冷汗、夜間盜汗等異常現象,尤其在緊張或焦慮時更加明顯。這種出汗異常不僅影響睡眠,還會使人身體虛弱,形成惡性循環,引發其他身體不適。
四、肢體與肌肉異常
自律神经与肌肉张力的平衡密切相關,當神經調節失常時,容易引發手腳無力、肩頸僵硬、肌肉跳動等狀況。這些異常反應可能在情緒緊張、長時間工作或壓力大時更為明显。造成肌肉酸痛,甚至觉得动作迟缓不便,影响日常活动。
五、感觉异常
由于自律神经遍布全身,异常时可能会出现身体震颤感、漂浮感、手腳发麻等不自主的感觉。这類症狀會帶來焦慮,让人难以入睡,还可能伴隨關節或面部的抽搐,造成心理和身体的不适。
自律神经失调的特性
自律神经失调是一种难以掌握的问题。除了症状千变万化之外,相同症状在不同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程度也有所差异,整体而言,自律神经失调有以下三种特性:
一、全身性
症状在全身的器官都有可能發生,不像一般疾病只會侷限在受損器官。
二、游走性
症状会游走、重叠甚至转移,例如:头晕、腹痛一起出现,过一阵子变成胃痛、胸闷。相同症状通常不会长时间存在,且身体各部位都会有症状出现。
三、差异性
每位患者所发生的症状都不同,例如同样都会肌肉抽痛,但部位、伴随的症狀、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都有差异。
自律神经失调的并发症
自律神经失调会引发哪些特定疾病呢?当某些器官因自律神经失调出现特定症状时,就会有对应的疾病名称,而在这些之中有不少是我们熟知的疾病。
- 全身性疾病:慢性疲劳症候群、失眠、气象病
- 耳朵:梅尼尔氏症、耳鸣
- 口腔:口腔内异常感症、喉球症、慢性咽喉炎
- 肺部:过度换气症候群
- 肠胃:肠躁症、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症
- 皮肤:荨麻疹
- 膀胱:膀胱过动症、间质性膀胱炎
- 精神:焦虑症、抑郁症、恐慌症、虑病症
- 头部:偏头痛、圆形秃
- 甲状腺: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式甲状腺炎
- 心脏:心脏神经症、心律不整、二尖瓣脱垂
- 肌肉:纤维肌痛症
- 荷尔蒙失调:经前症候群、更年期障碍
- 血压:姿势性低血压
肠躁症是常见的自律神经失调并发症。
自律神经失调的原因与改善
自律神经失调的原因多样,常见的是压力和焦虑。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会使自律神经过度活跃,导致失调。此外,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都可能破坏自律神经的正常运作。生理疾病、药物副作用、遗传都是影响自律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了解更多「自律神经失调原因」:自律神经失调的 7 大原因,改善方式和关键前兆
熬夜、作息不规律都可能导致自律神经失调。
自律神经失调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疗法」。调整生活习惯是治疗的基础。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并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可以帮助恢复自律神经的平衡。心理治疗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达到缓解压力、焦虑和改善情绪的效果。药物及物理治疗需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来缓解症状。通过针灸、按摩、瑜伽等方式,帮助放松身心,改善自律神经功能。自律神经失调症状复杂且因人而异,综合以上方法,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 原田贤《70%的人都有自律神经失调?!》
- 伊藤克人监修《1日5分钟,搞定自律神经失调!自己就做得到!》
- 王健宇《医生说你根本就沒病 只是自律神经失调》
- 林建昌《用中醫調好自律神經〈增修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