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阶段流程及费用标准详解
法院立案阶段流程及费用标准详解
一、法院立案阶段多久
立案程序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立案资料的接纳: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会对接报案人、控告者、举报人和自动投案者及其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接待和接收。
立案资料的审查: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会对已接纳的各类材料进行逐一核实和深入调查。
立案决定:在完成审查和调查后,如果认为案件应当立案侦查,负责该案件的工作人员需要填写《立案报告表》,制作《立案请示报告》,经本机关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制作《立案决定书》。如果决定不予立案,则需要制作《不立案通知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通常来说,立案所需的时间大约为七个工作日。
二、法院立案缴纳费用标准是多少
法院立案缴纳的费用标准因案件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具体标准如下:
- 不超过 1 万元的,每件交纳 50 元;
- 超过 1 万元至 10 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
- 超过 10 万元至 20 万元的部分,按照 2%交纳;
- 超过 20 万元至 50 万元的部分,按照 1.5%交纳;
- 超过 50 万元至 1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1%交纳;
- 超过 100 万元至 2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9%交纳;
- 超过 200 万元至 5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8%交纳;
- 超过 500 万元至 1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7%交纳;
- 超过 1000 万元至 2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6%交纳;
- 超过 2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非财产案件的费用标准如下:
- 离婚案件每件交纳 50 元至 300 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 20 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 2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 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 100 元至 500 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 5 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 5 万元至 10 万元的部分,按照 1%交纳;超过 1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 500 元至 1000 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 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 10 元。
- 行政案件中,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 100 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 50 元。
三、法院立案交完费多久开庭
一般来说,法院立案并缴纳费用后,开庭时间并无固定期限,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法院的办案进度以及审判庭的安排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简单的民事案件可能在立案后的 1 - 3 个月内开庭;较为复杂的案件,可能需要 3 - 6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案件涉及到司法鉴定、公告送达等特殊程序,开庭时间可能会进一步延迟。
法院会根据案件的排期情况,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当事人应保持联系方式的畅通,以便及时收到法院的通知。在等待开庭期间,当事人可以与承办法官保持联系,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
总之,无法确切地告知交完费后多久开庭,当事人需耐心等待法院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