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交所研究:苏轴股份,滚针轴承龙头,增收更增利,海外利润首超国内,毛利大幅提升

创作时间:
2025-03-22 10:20: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交所研究:苏轴股份,滚针轴承龙头,增收更增利,海外利润首超国内,毛利大幅提升

引用
东方财富网
1.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50302145923538716710

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一家专注于滚针轴承及滚动体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下游客户包括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苏轴股份在滚针轴承行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地位,并于 2008 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7-2020年,公司生产的滚针轴承产量在轴承行业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公司背景与上市历程

2014年1月24日,苏轴股份挂牌新三板,2020年7月27日,苏轴股份晋级新三板精选层,2021年11月15日,公司随着新三板精选层公司整体平移进入北交所,公司为首批北交所上市企业。 公司在挂牌精选层时,发行了800万股新股,发行价为14.45元/股,原拟募资 1.6 亿元,但实际募资金额仅 1.1 亿元,未达预期目标。

苏轴股份在北交所上市后,坚定“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不仅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入选了北交所推出的北证50成份指数。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创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苏轴股份42.79%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穿透下来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创元集团和创元科技间接控股苏轴股份42.79%的股份。

创金合信基金-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北交所精选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是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主要用于投资北交所的优质企业。该资管计划2024年第一季度第一次进入公司就成为第二大股东,当时持有252万股,截止到2024年三季报,增持了100万股,持有公司355万股,依然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该资管计划在北交所买的不少,我看了一下差不多持有2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其中有12家(黄线)沙隆巴斯都出过研究报告。

经查阅历史股东,发现在2023年年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牛散钟格,当时持有418万股,2023年三季度股价从9元涨到18元,基本也是翻倍出来

潘国良、彭君雄、朱志浩、张文华、傅勤衡、张祖德是苏轴股份的发起人,目前还持有部分股份,张文华和朱志浩曾经先后为公司董事长,彭君雄为公司现任总经理,傅勤衡曾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因为公司确实成立时间很早,最早追溯到1958年,从现任董事会看,大部分为60后。

从现任高管的减持情况来看,彭君雄在 2024 年三季度进行了减持,大约减持 50 万股,减持参考市值约 1256 万元

不顾减持更猛是几个老股东,我们以公司北交所上市基准日看,朱志浩已经减持132万股,张文华减持90万股,潘国良减持34万股,傅勤衡减持24万股,退休老同志可以理解,不过大部分都减持低点。

苏轴股份在上市前做过员工持股平台,即“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时间为2016年5月6日,存续期为42个月,后经两次延长,最终于2024年11月5日届满终止,目前看,也基本减持完毕。

业务与市场表现

从最近三年看,公司的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最近2年平均在53%左右。

从行业看,客户集中于汽车零部件及工程机械领域(如博世、采埃孚等),同时拓展至新能源车(特斯拉)、机器人、航空航天(中国商飞)等新兴领域。苏轴股份的主要客户包括博世、博格华纳、采埃孚、蒂森克虏伯、华域汽车、丹佛斯和纳铁福等国内外知名汽零及工程机械企业。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滚针轴承与滚动体两大类,作为国内滚针轴承领域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制造商之一,公司的各类滚针轴承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高端装备、机器人、工程机械、减速机、液压传动系统、电动工具、纺机、农林机械、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多个领域。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统计,2017-2020年公司的滚针轴承产量在轴承行业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滚动体作为滚针轴承的核心元件,主要包括圆柱滚子、滚针等,其作用是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性能。

轴承产品是苏州股份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在87%左右,从2021年2.44亿上升到2023年5.67亿,增长1.3倍,2024年中报收入为3.15亿,同比增长15%

滚动体和其他(补充)的收入占比相对较小,滚动体从2020年的0.26亿上升到2023年的0.38亿,增长46%,2024年中报为0.24亿,同比增长41%。增速较高。

其他业务主要指的一些特殊规格或定制化的轴承产品,以及轴承相关的技术服务,部分还涉及一些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其他机电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还有一些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或配件。整体看2023年这块服务和产品也有0.31亿,2024年中报也有0.19亿,同比增长26.6%。

从毛利看:

公司的主营产品轴承一直较为稳定,平均在39%左右,但是在YQ期间略有下降,最低到31%,2023年回到38%,据2024年中报上升到40%,稳中有升

滚动体的毛利率倒是在2023年高峰达到53%之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2024年中报下降到40%,下降7个百分点

其他补充产品,毛利一直较低,2023年为8%,2024年中为11%。

公司产品的上游材料主要为钢材,最近几年价格也处于下行区间,对公司毛利率有正向影响。公司的原材料钢材以国产为主,如果有些客户会要求使用德国或日本的钢材时,公司会相应进口。

苏轴股份作为国内滚针轴承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竞品主要来自市场份额相近的国内轴承制造商:

南方精工(南方轴承):2020年滚针轴承市场占有率25.32%,排名第二,是苏轴股份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产品特点:专注于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单向离合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变速箱、发动机等领域。与苏轴的对比:两者均侧重汽车领域,但苏轴在高端市场(如航空航天、机器人)的拓展更快。

万向钱潮:属于万向集团旗下,国内轴承行业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产品线涵盖滚针轴承、轮毂轴承等。优势领域:汽车传动系统、底盘系统配套轴承,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车企。

人本集团:国内轴承行业头部企业,产品种类全,覆盖汽车、家电、工业设备等领域。差异化竞争:人本以深沟球轴承等通用轴承见长,但在滚针轴承细分领域与苏轴形成竞争。

光洋股份(光洋轴承):主要布局汽车轴承和精密零部件,滚针轴承产品在车用领域(如变速箱、转向系统)应用广泛。技术特点:近年来加速向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全球主要轴承生产国主要为德国、美国、日本、瑞典和中国,主要玩家为八大跨国轴承集团公司,包括德国舍弗勒集团旗下的 INA 和 FAG、美国的铁姆肯(TIMKEN)、日本的恩斯克(NSK)、 恩梯恩(NTN)、 光洋精工(KOYO)、 美蓓亚(Minebea)、 那智不二越(Nachi)、 瑞典的斯凯孚(SKF)等;其中,参与滚针轴承市场竞争的轴承集团包括德国舍弗勒集团旗下的 INA、美国的铁姆肯(TIMKEN)、日本的恩斯克(NSK)。同时,全球轴承行业的高端市场亦被上述八大跨国企业所垄断。

轴承是机器人关键组件,主要分布于减速器与丝杠。精密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中间装置,主要作用为降低伺服电机的高转速,并通过齿轮减速比放大伺服电机的原始扭矩,提供高刚性保持、高精度定位。

整体看,汽车行业是轴承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2022年汽车轴承销量占到轴承需求总量的42.1%,为轴承产品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公司产品在汽车里的应用主要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扭矩管理系统、新能源电驱系统、智能座椅系统、发动机、变速箱和空调压缩机等。

公司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主要是2个:

工业机器人:公司产品主要用于RV减速机、谐波减速机的关键部位,如机器人关节和传动系统。这些减速机依赖精密轴承(如交叉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实现高精度、高刚性和长寿命。

人形机器人:公司在谐波减速器的柔性轴承和RV减速器的滚针轴承等领域布局,满足人形机器人大关节(肩部/腰部)和小关节(腕部/手指)的需求。

在客户方面,公司已与国内外头部机器人减速器厂商合作(如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并参与中国商飞航空航天项目,技术协同扩展至机器人领域。

苏轴股份在机器人领域凭借滚针轴承技术优势和产品升级(如开发机器人专用高寿命轴承),有望占据国产供应链占据一定地位。

出口业务表现

公司的产品境外销售也占了较大比例,从趋势看,在2021年之前外销占比仅四成,但之后外销比例持续上升

2023年外销收入为2.69亿元,收入占比42%,但毛利为1.12亿元,利润占比48%。外销占公司的收入和比重越来越高

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的外销收入为1.67亿元,同比增加22.8%,而同期内销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增加13.7%,外销的收入增速高于内销,这表明公司在国外市场开拓取得积极成效。

同期外销的毛利为0.74亿元,内销为0.62亿元,外销利润首次超过内销利润。

更值得说的是2022年之后,外销的毛利率就超过内销的毛利率,2023年为42%超过内销9个百分点,2024年中为44%,超过内销11个百分点。不过呢,部分跟美元利率也有相关。

公司出口业务大增,主要原因是博世、麦格纳等知名海外客户的项目增量和需求增长。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国际化进程,迅速响应欧洲市场需求,公司还成立了德国子公司。

不过出口依然要考虑关税,据公司透露,一部分关税由客户承担,此外公司将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考虑海外建厂事宜

财务表现与展望

公司自 2009 年起,连续 14 年营业收入持续正增长。

公司归母净利润只有2020年和2021年由于YQ影响,同比下降分别为3.79%和0.99%,其余年份均为正增长,从2022年到2024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49%、48.34%和33.99%

根据公司2025年2月6日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71.5亿 元,同比增长 12.42%;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增长 21.32%。

增收更增利,这种成长就相对良性。

根据公司披露的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海外收入增长,毛利提高,以及航空航天工业界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领域的开发。

公司的账上货币现金持续增加,2021年上市的时候为1.32亿,最近几年增幅较大,2023年为2.23亿,2024年三季报为2.55亿,账上这么多现金,没买点理财,有点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逐年快速增加,从2020年中报的1.01亿元增长至2024年中报的1.98亿元,2024年三季报略增至2.15亿元。从公司的应收账款天数看,基本维持在100天左右,略有增加,但最近三年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

相对应的存货周转天数略有增加,2020年为60天,2023年为93天,2024年三季度为86天。这个如前分析,跟公司的客户结构变化相关。

最近三年,公司的存货整体维持在1个亿左右。

公司的费用加总差不多在1个亿。

其中管理费用占比一半,最近两年增长较快,从2020年的0.36亿,增长到2023年的0.52亿。公司的销售费用比较稳定,一直在1000万左右。公司的研发费用也比较稳定,年均在4200万左右。

总结

公司作为国内滚针轴承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增收更增利。与此同时,公司的海外收入和利润占比增加,24年海外利润首次超过国内。公司的毛利率也持续提升,管理提升也初现效果,只是公司的现金效率利用率有点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