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姓名人大全:从三国谋士到北宋文人
苟姓名人大全:从三国谋士到北宋文人
在中国历史上,姓苟的人物虽然不多见,但他们的事迹却颇为传奇。从三国时期的谋士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再到北宋时期的文人,这些姓苟的历史人物展现了不同的风采。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著名的姓苟人物,并探讨"苟"姓的读音和含义。
三国时期姓苟的人物
荀彧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他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荀彧的祖父是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在正史当中描述荀彧是风度翩翩、外貌出众,长得很帅气,但是总的来说,荀彧的名字还是比较的偏僻的,很多的甚至会故意调侃式的将荀彧念成苟或。
荀攸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生于公元157年,卒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苟姓的古代名人
苟变
苟变(生卒年不详),今山东省成武县城东苟村集人,战国时期卫国名将。子思向卫国国君卫侯推荐苟变,说:"他的才干可指挥五百辆兵车。
苟日新
苟日新,北宋河南开封人,以文学知名。当时,安岳县迁移新县城,他任主簿,辛苦经营,有开拓之功,为一时良吏。
名人如苟变(战国时期卫国名将)、苟晞(西晋名将)、苟日新(北宋文人)等。
苟作为姓氏念什么
"苟"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gǒu。作姓氏时读作gǒu(山东、山西等)或Gòu(四川、重庆、贵州等皆为此读法,也写作芶)。基本释义 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且偷生。马虎,随便:~得。~合。
"苟"作为姓,读作【gǒu】"苟":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且偷生。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勿相忘。姓苟。中国当代社会亚文化中的一个符号。
"苟"当姓氏也是读"gǒu"。拼 音 【gǒu】姑且;暂且。例:~安。草率;随便。例:一丝不~。文言连词。如果;假使。例:~不教,性乃迁。
姓氏"苟"的读音是gǒu。"苟"姓,早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此姓,是中国第225常见姓。据2006年统计,全国"苟"姓人口约有4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