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后滴漏综合症:病因、症状与中西医治疗方法全解析
鼻后滴漏综合症:病因、症状与中西医治疗方法全解析
鼻后滴漏综合症(PNDs)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咽部异物感。该病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其病因复杂,包括鼻黏膜炎症、纤毛功能障碍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鼻后滴漏综合症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西医和中医治疗方法。
病因
- 鼻黏膜出现变应性炎症导致其对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减弱,从而造成对气道的保护作用下降;
- 鼻纤毛运动功能以及清除异物的功能下降,造成气道出现高反应状态,鼻肺反射进而出现慢性咳嗽症状;
- 变应性鼻炎以及鼻窦炎所产生的炎性物质通过鼻后下流引起咳嗽发射进而出现慢性咳嗽症状。
症状表现
- 持续性咳嗽,白天为主,晚上入睡后较少;
- 鼻后滴流和咽后壁粘液附着感;
- 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病史;
- 检查发现咽后壁或鼻咽部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
- 经针对性治疗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后咳嗽缓解。
疾病预防
鼻后滴漏综合征的高发人群需尽早、尽快进行鼻内镜以及局部分泌物培养等相关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也可以做好局部清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西医治疗
首先是鼻腔清洗。鼻腔冲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应用范围涉及急、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非过敏性鼻炎,非特异性鼻部症状,鼻中隔穿孔以及术后患者的护理。鼻腔冲洗虽然好,不过要使用专业的洗鼻器。家用的话可以选择大白小白微脉冲鼻腔冲洗器,它的优点是可自动加温,而且经济实惠。
其次,针对病因治疗,如对鼻息肉、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原发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应用抗过敏、抗炎药物,还可通过促进黏膜功能恢复、促排鼻腔分泌物,减轻鼻后滴漏。
中医治疗
1.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脘闷,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燥湿化痰汤。陈皮12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苏子12克,莱菔子12克,白芥子6克,旋覆花10克,苏梗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干姜10克,细辛6克,天竺黄10克,僵蚕10克,瓜蒌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橘红丸、鱼腥草丸口服。
2.肝火犯肺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加剧。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肝泻肺汤。青黛12克,海蛤壳12克,葶苈子12克,龙胆草10克,栀子12克,茵陈15克,柴胡12克,黄芩12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2克,黄柏12克,滑石15克,泽泻12克,瓜蒌15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青黛丸、泻肝丸口服。
3.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滋阴润肺汤。沙参12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黄精12克,玉竹12克,天花粉12克,桑葚12克,葛根12克,瓜蒌15克,浙贝母12克,生扁豆12克,冬桑叶12克,杏仁12克,枇杷叶12克,五味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麦味丸、五味子丸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