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以文旅融合为切口打造特色街区
兰州市城关区以文旅融合为切口打造特色街区
兰州市城关区以文旅融合为切口,通过打造与旅游线路融合发展的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特色街区,促进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北路与杜家台交叉的十字路口,这里聚集了多家以牛肉面店为代表的特色餐饮店,每天一到饭点儿这里就热闹非凡,该街区因为主打碳水而闻名,已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碳水十字”。近年来,兰州市城关区以文旅融合为切口,通过打造与旅游线路融合发展的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特色街区,促进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美食街区吸引大量食客
“面要啥的?辣子要几勺?”在十字路口一角的国义牛肉面馆,拉面师傅老马手起手落之间,三两下拉出了顾客要的“二细”,窗口排队的人群默契地向前挪动脚步。“外地朋友先找座再取餐,辣子比较辣按需索要。”店面负责人马伟栋的提醒声与取面窗口此起彼伏的点单声交织,构成了面馆里独特的交响。
来自成都的游客李欣瑶正举着手机在店里直播:“看这‘一清二白三红四绿’,辣子得多来几勺才地道!太香了,这碗面绝对值一张机票。”这样的直播拍摄场景,在国义牛肉面馆早已屡见不鲜,每天都有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打卡。“我们日常每天能卖1800碗左右的面,节假日或者旅游旺季都在2000碗以上。”马伟栋向记者介绍道。
为了让外地游客吃得更香、体验更好,国义牛肉面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还创新加入了烤肉、三炮台、甜胚子等地方特色,让食客在一家店能有更多的本地美食体验。服务的优化与观念的转变不但让这里的牛肉拉面更受欢迎,也为这道兰州传统美食的发展注入了新元素。
在这条不足500米的“碳水十字”街区,每一家牛肉拉面店都座无虚席,食客们满足的神情,是对牛肉拉面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大肯定。兰州市城关区文体旅局工作人员何玉娥表示,如今的“碳水十字”街区,已成为集兰州牛肉拉面、特色美食与快餐于一体的美食聚集区。据统计,仅这个街区的餐饮店,年总接待量约450万人次。
文旅方程式里的“碳水引力”
“师傅,吃完面该去哪儿玩?”面对游客的常规提问,各牛肉拉面馆的工作人员主动充当推荐员,给出了选择的方向和路线。对于这个问题,兰州市城关区文体旅局给出的创新答案是——将“一碗面的时间”延伸为“一座城的旅程”。2024年,兰州市城关区推出的“待在城关不挪窝”主题线路,串联起白塔山非遗工坊的拉面技艺展演、黄河食渡文化街区,让游客在品味牛肉拉面的同时,沉浸式从舌尖上的美味过渡到全方位的地域文化体验。
2024年,兰州市城关区文体旅局借助城关文旅推介官、小小推介官以及网络大V等,将牛肉面与景区、酒店、演出、非遗等元素深度融合,进行多场次推介宣传。“借助天水麻辣烫、一台阁网红打卡热度,我们对牛肉拉面题材进行不间断宣传,效果非常不错。”兰州市城关区文体旅局工作人员何玉娥介绍说:“好多游客在品尝牛肉拉面的同时,还顺着我们推荐的线路游玩,实现了‘流量’和‘留量’的‘双向奔赴’。”
在“进景区”行动中,兰州市城关区文体旅局依托景区优势,着力打造2家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特色景区(街区)、3条兰州牛肉拉面文化体验精品线路。同时,兰州市城关区全力推广“浪金城”小程序,让游客更便捷地获取牛肉面馆及周边衍生品信息。
“在我们与兰州市城关区文体旅局联合设计的研学游线路上,孩子们可以亲手体验牛肉拉面制作。”兰州某旅行社负责人李发强介绍。2024年,兰州市城关区文体旅局积极与旅游机构合作,打造涉及牛肉拉面题材的旅游线路和研学线路。
面香里蕴藏的产业势能
从面馆案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兰州牛肉拉面背后有着系统的政策支持。2024年,兰州市城关区商务部门先后召开6次产业专项促进会,研究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把牛肉拉面产业作为重点项目来抓,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兰州市城关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实施“百城万店”项目过程中,2024年兰州市城关区牛肉拉面品牌企业在省内外及国外共开设堂食店2505家;牛肉拉面预包装企业达12家,2024年营收约1.4亿元。2024年,舌尖尖、金城老碗、汇峰等企业在广州、新疆及海外等区域实现新增店铺223个。
以市区联动的方式,兰州市城关区通过举办金鼎杯兰州牛肉拉面全国大赛等活动,组织思泊湖等优质企业参加展会、赛事,助力兰州牛肉拉面“走出去”。2024年,组织一碗兰、金味德、马有布、陇萃堂等企业参加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类国内国际展会50余场。
如今,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美誉度高、影响力强的“金字招牌”,在从案板到更广阔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助推着文旅产业的发展。今年,兰州市城关区拟新增线下门店150家以上,实现兰州牛肉拉面实体门店数量达到2650家,年营业收入130亿元;全区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企业数量达到13家,全年预计营业收入约2亿元。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