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平靓正”的深圳莲塘,成香港银发族新“耆英之城”丨深圳消费新观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平靓正”的深圳莲塘,成香港银发族新“耆英之城”丨深圳消费新观察

引用
21经济网
1.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611/herald/401b2e51f64b2c225a7dec3e007cc80a.html

在深圳罗湖区东南角的莲塘口岸,一场意想不到的消费热潮正在上演。每天早上7点起,从莲塘口岸到地铁站,香港银发族组成了一支北上的大军,目标是仙湖路站附近的肉菜市场。他们肩背五颜六色的双肩包、身穿色彩斑斓的防晒服、帽子口罩武装严密、小推车紧握在手,成为深圳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特意染黑了头发扮靓的朱师奶紧紧捏着身旁人的手,在汹涌的人潮中兴致勃勃地对在节假日初次北上消费的女儿介绍着莲塘口岸:“同樣嘅嘢,價錢得香港嘅一半,真係平靓正!”


(莲塘口岸北上人流远大于赴港人流;摄/吴佳霖)

位于罗湖区东南角,梧桐山脚下的莲塘古城曾经是战争时期的关键联络点,见证了金戈铁马的历史。现在的莲塘是一片地地道道的安逸老城区。这里的房屋普遍不高,建设年代已久,沿途建筑物的墙壁上青痕斑驳,保持着岭南文化独有的宁静与从容,在深圳和罗湖区内都是“不起眼”的区域。

2020年,莲塘口岸的大门缓缓开启。矗立在岁月长河中的守望者有了新的职位,虽暂时因外部原因在短时间内没有太多变化,但当时间来到2023年8月,新的变数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随着香港开通至莲塘口岸的B7、B8路城巴,莲塘口岸附近便宜的蔬菜和烧腊、便捷成熟的生活配套、味道正宗的特色餐饮突然吸引了大批港人北上。2023年10月,莲塘口岸通关人数环比增加42.1%,增至83万人次以上。

“你唔唔使坐低一阵?”森照肉菜市场边三津包子店的师傅热情地掏出一把塑料椅,邀请一位满头红发、身着绿裳的香港时髦师奶坐一坐。她微笑着摆摆手,表示自己在等待隔壁烧腊店挑选货物的老姐妹。

热情的服务和“平靓正”的商品令不少前来买菜的香港银发族感到舒适妥帖。港媒报道、博主分享、同伴安利……位于2号线仙湖路站与莲塘站之间的森照肉菜市场与坳下肉菜市场隔街相对,是莲塘本轮流量中“最靓的崽”,吸引了众多嗅觉敏锐的香港银发族推着小推车依据网络上的“攻略”前来探险。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记者来到仙湖路站附近的肉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序地穿梭,宛如忙碌而有序的蚁群。


(烧腊和熟食店前人数最多,其余门店客流差异明显;摄/吴佳霖)

在琳琅满目的产品当中,烧腊是最受欢迎的硬通货。“一样的味道,价格只有香港的一半。”满载而归的阿姨翻出塑料袋里的生饺和叉烧,热情地向港媒记者介绍。采访中更有“社牛”大爷自信地带着记者走向自己的“宝藏鸡店”,推荐自己心中最好的白切鸡。

在香港,一只烧鸭腿可以卖到98港币,但在坳下村附近,烧鸭的价格最低可以达到25元一斤,68元一只。再往深处走一走,还可以找到20元一斤的脆皮五花肉,处理完毕后真空包装25元一斤的走地鸡。


(2号线莲塘口岸站等待的港人;摄/吴佳霖)

莲塘口岸是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港之间首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大型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也是完善深港口岸布局,实施深港跨境交通“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依赖于优惠的政策和便捷的服务,作为深港间最年轻的陆路口岸,莲塘口岸从容地输送着最年长的客流。

莲塘口岸的总建筑面积为131,101.84平方米,设计旅客通关能力为3万人次/日,交通流量为17850辆次/日。宽敞的面积意味着更通畅的服务,作为首个采用“人车直达”和 “客、货一站式通关”模式的通关口岸,莲塘口岸的通关步骤简单,效率很高,稳稳接住比设计通关量更大的“泼天富贵”。据统计,今年以来经莲塘口岸出入境人员日均达6.5万人次,较2023年日均通关人数大幅增长63%。此外,单日出入境人员流量已先后八次破新高,5月中旬首度突破10万人次,是该口岸设计流量的3.3倍。

“泼天富贵”之中,香港居民贡献不小。经莲塘口岸通行的香港居民达773 万人次,同比增长 273%,占客流总量的77%,特别是在复活节、佛诞节等香港公众假期节点,众多香港居民入境内地购物消费、旅游观光,多次刷新莲塘口岸各项通关流量纪录。

(深港六大陆路口岸客流量,单位/人次,数据来源:深圳市口岸办;制图/吴佳霖)

港人北上的热潮不止莲塘口岸。2024年3月29日,香港复活节假期首日,香港居民出境人次突破70万,其中有超过46万人次经由港深边界的6个陆路口岸进入深圳。《纽约时报》在今年2月的一篇报道中写道:“厌倦了香港高昂的生活成本、糟糕的服务和有限的选择,香港人开始前往深圳购买日用品、就餐、探索新的珍珠奶茶店……”据港媒推算,这波反向“购物迁徙”的影响下,仅2023年10月港人在内地的消费额就高达36亿至46亿港元。

莲塘口岸成为深港融合中最黑马的消费风口之时,罗湖区也出台各项措施促进商圈联动。2023年,罗湖出台实施了《罗湖区核心商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未来将通过打造5大特色消费街区和N个专业消费集聚区,推动全域消费扩容提质,打造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圈,助力罗湖创建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体验。


(深港CPI指数对比/图中数据省略后缀%;制图/吴佳霖)

一增一减之间,形成了港人北上的两大动因:Cheap(性价比) 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据莲塘森照肉菜市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即使是加上来回车费、菜品加工、过境快递费用,深圳肉菜市场平均的购买价格还是比香港街市便宜。更何况,往返深圳的肉菜市场一次,可以带走3天的菜品,还可以在这里解决一日三餐,甚至抽空在街边做个捏肩捶背。

“节假日人更多,这些人都要买3天以上的菜带回家,价格更便宜的啦!”谈及菜市场的火爆,森照肉菜市场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被问及为什么要去深圳购物时,大多香港市民的回答都是“更便宜”“价格只有香港的一半”。

但北上的银发族已经拉高了市场部分商品的价格,在森照肉菜市场新装的电子屏上,目前香菜的价格是20元一斤,姜是12-13元一斤,大葱是18.2元一斤,均高于附近其他区域的价格。

带动港人北上莲塘最后一个因素是Cantonese (粤语)。莲塘是深圳的老城区,摊贩熟练使用粤语的比例很高,对于使用普通话不熟练的香港银发老人来说这里的语言环境也更为友善。岭南文化下共同的粤语体系承载着相通的文化和身份认同。

当使用同种语言体系的深港居民在肉菜市场里熟练地讨价还价时,居住在口岸附近的庄米向记者抱怨:“港人说话都用粤语,我们反而不太会说,摊贩对多金的港人更热情,我们没有语言优势反而会被插队。”正说着话,狭窄的菜场道路里热热闹闹地路过一群拉着小推车的港人,小推车几乎都被塞满,漏出一两片青翠欲滴的菜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