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古代女性神明:紫姑、花神与蚕花娘娘的传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女性神明:紫姑、花神与蚕花娘娘的传说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sa/800662425_121124715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南京民间,供奉的神明种类繁多,其中几位女性神明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关注。从主管茅厕的紫姑,到掌管百花的花神,再到庇佑蚕桑丰收的蚕花娘娘,这些神明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正月十五迎紫姑

紫姑,又称“厕神”,其传说最早见于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据传她是唐朝人,本姓何,名媚,字丽卿,山东莱阳人,被寿阳刺史李景纳为侍妾,因年轻漂亮,遭到李景妻子的嫉妒。每次都安排她干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以折磨她。某年正月十五的夜间,何媚被李妻暗杀,死在茅厕里。何媚含冤而死,阴魂不散,整夜啼哭不止。

武则天闻知此事后,很同情紫姑的遭遇,便敕封其为“厕神”。后人按何媚的样子,做成纸人或木人,放在茅厕之中,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人们一方面在厕所外或猪栏边迎接厕神紫姑,邀之出游嬉戏,一边祭祀黄衣黄裙的厕神能够给他们带来好运。

二月十二祭花神

二月十二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南京民间向有敬花神的习俗。唐宋时期,南京种花已形成规模,到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调集国内花匠专门种植花草,以供皇室使用,并修建花神庙,庙内供奉的花神唐明皇骑白马、执白扇,双目炯炯有神;牡丹仙子杨玉环仪态万方,丰满动人;其余百花塑像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受万物有灵观念影响,人们认为植物也各有生日,二月十二为“花朝”,也是花神庙庙会日,人们纷纷走出城郊游春赏花。

三月十六拜蚕花娘娘

南京秦淮河新桥以西,南起集庆路,北至原仓顶,有一条名字怪怪的磨乃巷,原有个俗名摸奶巷。明代,朱元璋建都金陵,百业兴盛,大部分丝织业遍布城南秦淮河一带,门西便成了居民、商贾云集、市井繁荣的所在。据说磨乃巷有座小庙,供奉着一尊蚕花娘娘,她是养蚕业的始祖,也称蚕花奶奶。传说蚕花娘娘在世时最爱吃小汤圆,因而,每年蚕茧丰收在望之时,每户人家都要做上一碗“茧圆”来酬谢蚕花娘娘的保佑,有些蚕农至今仍保持着这种风俗。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门西地区有一大的民俗活动,就是举办蚕花娘娘庙会。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又称雷祖、累祖,她发明了养蚕,是中国教民养蚕缫丝的创始人,民间谓之蚕花娘娘。届时,从事桑蚕养殖的小媳妇、大姑娘以及丝织业的女工,都会到蚕花娘娘庙祭祀,顶礼膜拜后,顺手摸一下蚕花奶奶,祈求蚕花娘娘保佑自己心灵手巧,诸事顺利,当年的蚕花丰收。俗语曰:“摸发摸发,越摸越发”“轧发轧发,越轧越发”。

四月牡丹花神

四月牡丹花神,又称“花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女性神明之一。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而被誉为“花中之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牡丹花神的传说与唐代女皇武则天有关,相传她曾下令百花在寒冬开放,唯独牡丹不从,因此被贬至洛阳。然而,牡丹在洛阳却开得更加艳丽,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牡丹花神不仅象征着美丽与富贵,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品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花神还与爱情、婚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牡丹花神被描绘为美丽善良的女子,能够保佑男女姻缘美满,家庭幸福。每年四月,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牡丹花会,人们在欣赏牡丹的同时,也会祭祀牡丹花神,祈求平安、幸福和繁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