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爆款歌曲,开始变长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爆款歌曲,开始变长了?

引用
虎嗅网
1.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084359.html

最近,音乐行业数据公司Hit Songs Deconstructed发布的《2024年No. 1热歌焦点报告》显示,2024年美国音乐市场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趋势:爆款歌曲开始变长了。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近年来"短歌更易走红"的行业共识,也反映了音乐创作和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数据揭示的新趋势

报告揭示了2024年美国音乐市场的三个重要趋势:嘻哈音乐主导、80年代风格回潮、歌曲时长有所增长。其中,前两个趋势较为直观:2024年嘻哈音乐的市场份额比2023年翻了一倍,达到38%,自2018年以来首次占据榜单首位;20世纪80年代的复古风格整体影响力也大幅提升,继续成为首选的复古十年。

然而,"歌曲时长增长"这一趋势却与多年以来的"短歌爆款公式"有所出入。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Billboard Hot 100在榜歌曲中,时长不到3分钟的比例从仅有4%暴涨至38%。2021年,Billboard Hot 100前50首歌曲的平均时长更是只有3分07秒。

然而,今年Hit Songs Deconstructed的报告却揭示了一些不同的变化:副歌推迟、时间增加。报告提到,自 2021年以来,Billboard Hot 100榜单No.1的歌曲达到第一段副歌的平均时间一直在增加,从原来的33秒增加到2024 年的45秒。同时,这些爆款热单的副歌首次出现的时间也大幅靠后,出现在0:40至0:59的歌曲比例从2023年的18%飙升至44%,更有四分之一的歌曲副歌出现在1分钟之后。这一变化跨越了多个音乐流派,包括R&B/嘻哈、摇滚与舞曲等。

更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约69%的大多数 No.1 歌曲都包含三个副歌,较2022年的仅31%,翻了两番多。相对而言,自2022年以来,只有两个副歌的No.1歌曲比例则从46%下降29%,再到今年的19%。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登上Hot 100榜单No.1的歌曲平均时长为3分30秒,较2023年长了8秒。而且,超过4分钟的歌曲数量也有了明显上升,从2019年的0%增长至2024年的25%。

而且,Billboard Hot 100前十热门歌曲中,歌曲的平均长度增加了20多秒,达到3分40秒。 1分钟后引入副歌的作品比例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点,接近23%。比如曾拿下榜单第2位、Benson Boone演唱的《Beautiful Things》虽然时长仅3分钟,但副歌却在1分钟之后才出现。

在榜单之外,美国著名音乐经纪公司This Is Noise的负责人Dan Petel近年来也不断向客户强调:“不要再提交仅有两段歌词和副歌的歌曲!”

当前,词曲创作者和制作人们似乎正在摆脱过去那种快节奏、迅速引入副歌的“黄金15秒”创作模式,不再被短视频的流行结构所束缚。

为什么爆款歌曲越来越长?

自从进入流媒体时代,艺术家们为了更好的突破流量瓶颈,将歌曲的时长不断压缩,以适应碎片化的市场。2017年,XXXTentacion的专辑《17》通过11首总时长仅21分钟的歌曲展示了短歌的潜力,其中《NUMB》在近几年还在短视频平台上被广泛使用。2018年,Travis Scott将三首90秒的歌曲拼接在一起,推出的《Sicko Mode》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方面,在流媒体平台上,缩减歌曲时长更容易促使用户进行多次播放,提高歌曲的完播率,从而提高版税和平台热度。另外,通过短视频平台,用户往往通过观看短视频而反复播放歌曲片段,逐渐摒弃了“歌曲必须完整的有主副桥”的观念,创作者也开始在副歌上花更多心思。

比如《APT》制作人Cirkut虽然在简洁和冗长之间更倾向于前者,但他也强调,在某些情况下,稍长的段落或铺垫也能提升副歌部分的情感深度。

Artist Partner Group(APG)出版高级副总裁Matt MacFarlane则认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任何能够引起共鸣的歌曲片段都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商业创作上的一些限制。

也就是说,当前在音乐创作中,歌曲的长度或许已不再是关键因素。无论是长歌还是短歌,更多反映的是创作者的创作偏好和自由度。对于听众而言,他们通常是在TikTok等平台上发现某个特定的歌曲片段,歌曲的其余部分也并不影响听众的兴趣。

这一点在国内市场很明显,近年来,歌曲的走红路径从“一首一首火” 逐渐被“一段一段火“取代。

许多歌曲的单一段落,如郭顶的《凄美地》、Olly Murs的《The Girl》,主副桥甚至每个部分都可以在国内短视频平台上独立成为热点。

又或者,一些此前就走红过的“回锅歌曲”通过重制、改编让歌曲其他的段落再次走红。比如今年又重回抖音音乐榜的《芒种》和《冬眠》,即便是歌曲的某个细小部分,也能凭借独特的旋律或歌词再次迅速引起用户的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独立音乐公司PeerMusic副总裁Vincent“Tuff”Morgan指出,去年发布专辑的许多艺术家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上,他们拥有稳定的忠实粉丝群体,不易受到短期病毒式趋势的影响。相反,他们会更有信心让粉丝花费更多时间在作品上。

这一点在今年的榜单中有所体现。仔细观察会发现,像Taylor Swift、Kendrick Lamar、Bruno Mars和Beyoncé等超级巨星,在2024年共同贡献了二十多首榜单前十的热门歌曲,且他们基本都已35岁以上。

更明显的,在时长不到3分钟的前18位歌手中,30岁以下的年轻创作者占据了12首,呈现出短歌创作的明显倾向。

可以看到,长歌与短歌之间的差异不仅仅在于时长,更反映了不同世代音乐人在创作方式上的迥异。 部分新兴音乐人在作品上大多以灵活、简短、利于流量竞争为主,而成熟音乐人则往往更注重作品的内在深度与艺术性。相比之下,他们的创作更倾向于忠于自我,不会过于迎合市场的短期趋势。

从听众的角度就更好理解了,粗暴一点说,当AI、短视频音乐把大部分人的耳朵腌成预制菜口味,突然出现的成熟艺术家的诚意之作,就像米其林主厨端上的分子料理,就算一部分食客一时吃不惯,为发个朋友圈,大多也愿意买单的。更何况,这些“主厨”本就有很多固定“食客”。

归根结底,2024年长歌的回归,更像是创作方式、艺术家群体、听众习惯及平台变革交织作用的结果。热单创作的焦点,或许已经不是局限于时长的要求,大多是艺术家如何从创作中获得更多自由,如何想方设法的写出好作品。

正如This Is Noise负责人 Dan Petel 所说:“如果要创作一首很棒的歌,为什么会想让它这么快就结束呢?”

结语

当2分49秒的《APT.》洗脑了全球听众,就此打开了K-Pop闯美的思路,4分53秒的《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依然也可以让Taylor Swift在多个全球IFPI榜单中占据首位。

短歌和长歌在市场上各自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尽管一年的数据无法扭转趋势,但并不意味着较长的歌曲会从榜单高位消失。

毕竟,音乐真的需要一些打破商业规则和功利心的“留白时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