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哲:顺周期、逆周期、抗周期,2025的三种活法!
卫哲:顺周期、逆周期、抗周期,2025的三种活法!
2025年,我们正处于新旧周期交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周期里,有三种活法:顺周期、逆周期、抗周期。嘉御资本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卫哲在混沌创新大课上,分享了他对新周期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深刻洞察。
新周期的五个特点
存量经济时代
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已迈入存量经济时代。从美国、日本到欧洲,再到中国,每个经济体在进入存量经济时代时,都孕育出了伟大的国民品牌。
全球化进程受阻
全球化进程出现停顿,甚至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这种现象并非仅针对中国,而是全球范围内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科技加速发展
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科技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次技术进步可能是唯一能够让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从存量经济中走出,重回增量经济的途径。
消费降次
全球人民的收入预期变得不那么乐观,但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依然存在。因此,我们感受到的消费压力主要体现在降次为主,降级为辅。
安全重于效率
社会开始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甚至在某些领域,安全被置于效率之上。以光刻机为例,中国现在自主研发光刻机,就是为了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安全。
新周期下的三种活法
顺周期:顺势而为
在存量经济时代,国民品牌将成为主流。真正的国民品牌需要满足两个标准:一是品牌要足够大,能够在所在国家覆盖一半以上的人口;二是伟大不仅要大,还要让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用起来有面子,同时也要让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能够用得起,有里子。
做国民品牌需要三个要素:产品下沉、店型下沉和管理下沉。其中,管理下沉最难。在产品下沉方面,卫哲主张“价性比”,即敢于定价,不降价格,提升产品性能。在店型下沉方面,要重点服务常住人口,而不仅限于流动人口。在管理下沉方面,要采取逐步蚕食的方式,提升区域密度。
抗周期:出海战略
中国消费品牌出海成功的三个关键要素是: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利用海归人才,他们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借助互联网,而非传统外贸的方法,因为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打法是全球最领先的。
出海的四个关键选择包括:地区选择、品类选择、渠道选择和品牌定位选择。
逆周期:拥抱AI
关于AI是否存在泡沫,卫哲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泡沫可分为两类:啤酒泡和肥皂泡。肥皂泡破裂后什么也不留下,而啤酒泡即使有泡沫,也是可以饮用的,甚至更美味。
AI领域的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但它是啤酒泡。我们需要关注不同AI领域的泡沫成分,尤其是大模型领域,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AI应用两极分化,行业+AI快于AI+行业。拥抱AI主要的四个方向包括:大模型LLM、AI基础设施建设、AI应用和具身智能等。
三大预测
- 三年左右,手机中的APP数量将减少一半。
- 我们每周的工作时长可能会少于四天。
- 大约在10年后,2040年左右,人类平均寿命将达到100岁以上。
基于这些预测,卫哲认为在当前周期内,拥抱AI可能是唯一实现逆周期成长的途径。但最终周期还是会轮换。他强调,周期轮换,不是强者生存,是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