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朋友自杀是否构成犯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见证朋友自杀是否构成犯罪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434491.aspx
当朋友向你寻求帮助,而你提供的帮助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你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见证朋友自杀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
见证朋友自杀是否构成犯罪
如果当事人想自杀,并告知其朋友,并要求其提供安眠药,其行为属于间接故意杀人,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杀,为其提供了安眠药,不负刑事责任,顶多是违反国家控制药品规定,承担相应行政和民事责任。
法定救助义务
- 没有法定救助义务的,不构成犯罪,但有可能承担民事责任。
- 有法定义务而不救助的,或构成故意杀人罪。
法定救助义务的具体情形
- 危险源
- 先行行为导致危险产生的,例如,你家养大型犬,然后你养的狗咬人,你就有救人的义务,你不救,就涉嫌故意伤害罪。
- 开车违章驾驶不小心撞到人了,就有救助的义务,不救跑了人死了。就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 特定关系
- 例如,医生与病人,消防员与火灾中的被害人,游泳场的救生员与游泳者等;
- 负有救助监督关系的,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幼儿园阿姨与小朋友等这种的,是有救助的义务的。
- 特定领域的监管者
- 有人在马路上自杀,你作为一个路人,不救助,不构成犯罪。(你对马路没有监管的权力与义务)
- 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杀,你旁观不救助,可能构成犯罪。(家是你的地盘,有监管的义务)
- 有人在公园里自杀,公园的保安看到了不救助,可能构成犯罪。公园里的游客看到了,不救助,游客不构成犯罪。(公园的保安是公园的监管者,游客不是监管者)
但上述情形是否构成犯罪,必须要有相关证据佐证,并由法官进行综合判定。
间接故意杀人罪
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
有法定义务而不救助的,或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间接故意杀人罪,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杀,你旁观不救助,可能构成犯罪,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杀,为其提供了安眠药,不负刑事责任。
热门推荐
国产动画“巅峰突破”有何启示
十大高空作业必备装备有哪些 高空作业要佩戴哪些装备
美墨战争:一场重塑北美洲版图的领土之争
诺奖得主阿西莫格鲁:AI是辅助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科技行业搞反方向了
猫眼中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人眼与猫眼颜色感知差异解析?
铣削不锈钢速度和进给:详细指南
装修选地暖好还是暖气片好?聪明人这样选,你家选对了吗
中学生模拟举行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青少年心中更加真实可感
西安到汉中青木川古镇自驾攻略(路线+食宿+游记)
天津市开展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活动
公积金贷款计算器的利率输入操作指南
漫画手绘入门指南:从工具选择到绘画步骤
盘活革命文物 带火红色之旅——吉林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系列综述
2024上半年四六级成绩查询指南:时间、入口及查询步骤详解
汽车灯光改装哪些是法律允许的?
虚拟机里如何创建用户
杜康酒哪个是正宗的?白水与洛阳,谁承千年酿酒魂?
打造精彩PPT演讲稿的五大步骤
2024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前100强完整名单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大全
汉服款式那么多,为什么马面裙可以从小众走向大众?
《疯狂麦克斯》续作首映,观众评价:戛纳真是饿了!
一文看懂RAM与ROM的区别!(建议收藏)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变革之路:2025年重塑医疗的9大趋势
“哪吒+DeepSeek”爆火彰显文化自信
雁门关:一座边塞古城的“文化复兴”
初中生抑郁,家长如何给足孩子安全感
焦点访谈丨部部是“硬菜”!这个春节档 中国电影“燃”起来
绿植花卉养护秘籍:解锁植物茂盛生长的通用技巧
海南蜜月旅行:十大浪漫景点与必体验活动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