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朋友自杀是否构成犯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见证朋友自杀是否构成犯罪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434491.aspx
当朋友向你寻求帮助,而你提供的帮助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你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见证朋友自杀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
见证朋友自杀是否构成犯罪
如果当事人想自杀,并告知其朋友,并要求其提供安眠药,其行为属于间接故意杀人,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杀,为其提供了安眠药,不负刑事责任,顶多是违反国家控制药品规定,承担相应行政和民事责任。
法定救助义务
- 没有法定救助义务的,不构成犯罪,但有可能承担民事责任。
- 有法定义务而不救助的,或构成故意杀人罪。
法定救助义务的具体情形
- 危险源
- 先行行为导致危险产生的,例如,你家养大型犬,然后你养的狗咬人,你就有救人的义务,你不救,就涉嫌故意伤害罪。
- 开车违章驾驶不小心撞到人了,就有救助的义务,不救跑了人死了。就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 特定关系
- 例如,医生与病人,消防员与火灾中的被害人,游泳场的救生员与游泳者等;
- 负有救助监督关系的,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幼儿园阿姨与小朋友等这种的,是有救助的义务的。
- 特定领域的监管者
- 有人在马路上自杀,你作为一个路人,不救助,不构成犯罪。(你对马路没有监管的权力与义务)
- 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杀,你旁观不救助,可能构成犯罪。(家是你的地盘,有监管的义务)
- 有人在公园里自杀,公园的保安看到了不救助,可能构成犯罪。公园里的游客看到了,不救助,游客不构成犯罪。(公园的保安是公园的监管者,游客不是监管者)
但上述情形是否构成犯罪,必须要有相关证据佐证,并由法官进行综合判定。
间接故意杀人罪
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
有法定义务而不救助的,或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间接故意杀人罪,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杀,你旁观不救助,可能构成犯罪,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杀,为其提供了安眠药,不负刑事责任。
热门推荐
女性十六型人格最稀有的
西安疫苗接种的费用如何计算?
塑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涨价对相关行业有哪些影响?
免费和自费的麻腮风疫苗,有什么区别?怎么选?
这些年许多人追的“冰岛”,到底是个什么茶?
2025年甘肃省考备考:现期量计算常见考点及衍生
感冒做什么运动恢复快
鸡蛋和鸭蛋有什么不同?哪个蛋白质含量高?
变频空调真的省电吗?这些节能小窍门请收好
迷你世界国际服如何开新号
感冒时能不能运动?记住这条原则准没错!
国医大师李玉奇:辨治慢性胃病经验
儿童咳嗽期间可以游泳吗?这些风险家长需警惕
墨子的生平故事
胃嗳气吃什么药最有效果
小产权房和大产权房的区别
国际空运的计费重量是如何计算的?(国际空运干货知识分享)
使用ffmpeg转码MP4至m3u8格式并切片,以及m3u8自动切片脚本编写
如何加强企业网络防御以应对最新的黑客攻击
斯科蒂-皮蓬正式宣布退役
玫瑰花如何保鲜更长时间,推荐几个小妙招
15年前,那个揭穿“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简光洲,如今怎样了?
物理治疗师分享预防腰痛的正确观念
女性想要婚姻保鲜?你需要了解几个要点
别把流感不当回事,严重可致“白肺”!科学应对有攻略
AMD新一代帧生成技术锐减4K游戏延迟 3A大作实测表现惊艳
为什么鹅蛋更大,却不像鸡蛋、鸭蛋那么受欢迎?
中医医生赵旻:13岁腺样体肥大会自愈吗?
不想被空调“背刺”,买空调前除了看匹数,还要留心这个参数!
美容医院护士操作光电设备需要哪些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