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输送"的领导人才,获各央企重用成集团一把手
中国联通"输送"的领导人才,获各央企重用成集团一把手
近期,人事动态引发行业关注,年满50岁的原中国联通原集团总会计师朱可炳晋升为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成为央企集团管理层中的后起之秀。这也代表着又一位从三大运营商高管团队调任后获得提拔的典型案例,反映出电信行业人才培养的广泛认可。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朱可炳的职业发展轨迹颇具特点——2018年升任中国联通集团总会计师,2021年调任中国五矿集团副总经理,近期再获晋升为集团总经理,其行政级别现已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总经理职位平级。朱可炳在中国联通担任过三年集团总会计师。
类似的晋升案例还有范云军。作为另一位从运营商调出后获得重用的高管,范云军的职业路径也展现出电信行业人才的竞争力。他于2021年从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转任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副总经理,在2024年进一步晋升为中旅集团总经理。与朱可炳不同,范云军拥有深厚的通信行业背景,其职业生涯长期在三大运营商内部发展。
除副总经理级别外,三大运营商的多位二级干部调出后同样获得了提拔重用的机会。例如,韦秀长曾在2018年从中国联通企发部(法律部)总经理调任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2023年再获提拔至西藏地区任职。
而另一位联通地方大员,陈扬帆则于2021年从贵州联通总经理升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并在2025年初调任中国电子集团党组副书记,成为该集团"三把手"。
近年来,从三大电信运营商调出的高管人数持续增加,且不少人获得进一步提拔,这一趋势表明通信行业培养的管理人才正越来越受到国有企业体系的广泛认可与重视。三大运营商已成为央企高管人才的重要来源渠道,其人才培养体系的效能得到了实践的有力证明。
为什么运营商的人才会受到央企欢迎?
复杂行业环境下的管理能力锤炼
运营商是技术与市场双重驱动的复杂行业,其高管面临的挑战远超一般行业:
技术与商业的平衡能力:运营商高管需要在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跟进5G、6G等前沿技术发展,又要确保投资回报率,这培养了他们全局思考的能力。
大规模组织管理经验:三大运营商均拥有数十万员工,高管需要管理庞大而复杂的组织结构,形成了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这种经验在其他央企同样适用。
市场竞争与国家战略兼顾:运营商既是竞争激烈的市场主体,又承担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使命,高管在这种环境中锻炼出的决策能力极为宝贵。
跨界融合视野的培养
运营商的业务范围极广,促使高管形成了跨界视野:
产业链协同能力: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等紧密合作,高管需要统筹上下游产业链,这种能力在其他央企集团管理中同样重要。
数字化转型领导力: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和推动者,运营商高管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管理经验,这在当今所有央企都面临数字化挑战的背景下极为宝贵。
国际化视野:电信行业的全球化程度高,标准制定、设备采购、国际合作等工作使运营商高管形成了国际化视野,这对央企"走出去"战略至关重要。
政策敏感性与合规能力
运营商作为重点监管行业,其高管表现出的政策理解力与执行力尤为突出:
监管合规经验:电信行业受到严格监管,高管需要精通行业政策法规,并在合规前提下创新发展,这种能力对其他央企同样重要。
国家战略落地能力:从"宽带中国"到"网络强国",运营商是国家战略落地的重要执行者,高管在执行国家战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危机处理能力:面对网络安全、应急通信等重大事件,运营商高管锻炼了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这对各类央企都极为重要。
创新变革的实践经验
运营商行业变革速度快,高管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管理经验:
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从语音到数据,从管道到平台,运营商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高管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业务创新能力。
企业转型领导力:运营商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型,从电话公司到综合数字服务提供商,高管在引领组织变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生态构建能力:现代运营商已从封闭走向开放,构建了广泛的产业生态,这种生态思维和实践经验对其他央企集团管理同样适用。
现实考验与市场磨砺
运营商面临的市场压力比许多央企更为直接:
激烈的市场竞争: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激烈,同时还面临互联网企业的挑战,这种环境锻炼了高管的市场应对能力。
快速的创新节奏:通信技术每十年就会迎来一次代际更新,高管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培养了快速学习和应变能力。
用户导向的服务思维:运营商服务数亿用户,高管形成了强烈的用户导向思维,这种思维在其他央企的转型中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