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化工历史瞬间 | 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侯氏碱法”定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化工历史瞬间 | 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侯氏碱法”定名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hemmuseum.com/s/23625-66339-318245.html

1941年3月15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四川五通桥召开厂务会,正式将一项联合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新工艺命名为——“侯氏碱法”(Hou’s Process)。这项以侯德榜姓氏命名的技术,不仅是永利公司的珍贵纪念,更在1953年获得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其名载入中学课本,记录了化工先驱科学报国的伟大贡献。

1941年3月15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四川五通桥召开厂务会,正式将一项联合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新工艺命名为——“侯氏碱法”(Hou’s Process)。第二天,永利同仁向远在美国的“侯氏碱法”创始人侯德榜发出贺信,赞扬侯德榜无可比拟的深入研究与辛勤付出,“积二十余年深邃学理之研究,与献身苦干之结果,设计适合华西环境之新制碱法,为世界制碱技术辟一新纪元”。这些赞誉,道出了侯氏碱法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这项制碱技术,不仅是永利公司的珍贵纪念,更在1953年获得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其名载入中学课本,记录了化工先驱科学报国的伟大贡献。


“侯氏碱法”发明证书

当1953年7月1日,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侯德榜发明的“侯氏碱法”颁发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时,“侯氏碱法”已走过十二年历程。这项以侯德榜姓氏命名的技术,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范旭东等爱国实业家拒绝与日寇合作,将永利的产业从南京西迁入川,建设碱、酸、炼焦三位一体的永利川厂。四川当地井盐昂贵,采用索尔维法制碱成本过高;同时,更适合发展现实的察安法专利被敌国当作拿捏国人的资本。进退两难的情况下,侯德榜下定决心创新突破,自力更生研究新法制碱。

1938年底,身为永利川厂厂长兼总工程师的侯德榜利用仅有的察安法专利说明书和资料组织新法制碱研究。无数次试验后,1939年,永利已基本掌握了察安法的奥秘。1940年,永利进行扩大实验,用一年的时间发现了察安法的缺陷,修改了“察安法”所谓“定论”,更改原料试验并取得重要突破。1941年,永利公司厂务会上,范旭东将新法命名为“侯氏碱法”。“侯氏碱法”发明后,因为时局所限,一直没有工业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侯氏碱法在大连化学工业公司试生产,1979年,天津碱厂联碱工程建成投产,侯氏碱法终得落地生根。

南开大学教授赵津在其著作中提出:“侯氏碱法把纯碱工业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它是中国人在世界化工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


侯德榜著《纯碱制造》(1942年版本)

《纯碱制造》一书由侯德榜撰写,由美国化学学会出版,是其《科学与技术专论丛书》之一,全书共26章,对索尔维制碱法的历史沿革、原理、工艺、设备、结构及布置、操作、参数、生产控制以及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中国化工博物馆收藏着三个版本《纯碱制造》书籍,分别是1933年、1942年和1969年版本。其中,1933版是最早的版本,存世量稀少,它的出版问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关于索尔维法的权威科学著作,打破了卜内门公司长久以来对索尔维法的垄断,践行了侯先生做“造福人类的学问”的理念。1942年版,侯德榜在沿袭和完善33年版本的基础上,还将他结合中国实际、自主摸索出的联合制碱技术——“侯氏碱法”首次写入此书,意义重大。

“侯氏碱法”时间线

  • 1861年 索尔维法
    比利时化学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发明了用氨水将食盐和石灰石转化为碳酸钠的方法,使纯碱的价格大幅降低,这种制碱方法叫做“索尔维法”,后来被英国卜内门公司长期垄断。

  • 1921年 科学报国
    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侯德榜受范旭东的邀请,放弃自己在制革领域的已有成就和丰厚待遇,回国担任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开拓民族制碱之路。

  • 1926年 优质纯碱
    永利生产出碳酸钠含量99%的白色纯碱,解决了批量生产纯碱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掌握了被英国卜内门公司长期垄断的索尔维法的奥秘。同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制奖章,时人评价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 1933年 公开技术
    侯德榜以英文撰写《纯碱制造》一书,交由美国化学会在纽约出版,无私公开索尔维法的制碱奥秘。美国著名化学家威尔逊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 1937年 转战华西
    抗日战争爆发,永利拒绝与日寇合作,在四川建设永利川厂。

  • 1941年 侯氏碱法
    因地域影响,两种主流制碱方法都无法落地生根,侯德榜潜心研究,创造性提出了联合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新法制碱工艺。在永利公司厂务会上,范旭东将这一工艺命名为“侯氏碱法”。

  • 1953年 一号发明
    中央行政管理局在成立之际,于7月1日党生日的这天把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颁发给侯德榜,用于表彰他的侯氏碱法。

  • 1961年 生产初试
    大连化学工业公司采用侯氏碱法试生产。

  • 1979年 落地生根
    天津碱厂开设的联碱工程建成投产,侯氏碱法落地生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