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迁徙改变小麦赤霉菌进化:中国农科院揭示重要病害流行新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类迁徙改变小麦赤霉菌进化:中国农科院揭示重要病害流行新机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ipp.caas.cn/kyjz/da37accf88f54fe0a69b9e5f5ee8f7d9.htm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人类历史上的大规模迁徙如何影响小麦赤霉菌的群体进化和生态适应性,为病害监测与防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镰孢菌引起的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中国的发生范围不断扩大,流行频率明显升高,不仅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还导致毒素污染,对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国南方地区是小麦赤霉病的重灾区,但该地区小麦赤霉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演化历史尚不清楚。
研究表明,亚洲镰孢菌是我国南方地区小麦赤霉病的优势病原菌。研究团队从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福建、四川和重庆等9个省(市)的4000余份亚洲镰孢菌样本中,选取245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构建了亚洲镰孢菌泛基因组。通过对病菌群体分化与进化历史的分析,发现亚洲镰孢菌群体在过去一万多年的进化过程中,与人类活动引起的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密切相关。
由于战争导致的人口南迁,农业耕作制度从单一种植水稻转变为小麦/水稻轮作。在稻麦轮作的选择压力下,病菌群体进化形成了对小麦具有更高毒力的赤霉菌亚群体。通过对来自日本、巴西和美国菌株的全基因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小麦赤霉菌对人类迁徙及农业耕作制度变革的适应性。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还首次发现半活体营养型真菌可以进行超过250公里的远距离传播,这一发现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病害测报与防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热门推荐
中老年人保健饮品的选择有哪些
探究梅子酒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新年到了,给领导送什么礼物最走心?
企业送礼合规管理,这些税务细节你了解吗?
职场送礼新姿势,领导看了都点赞!
坐在车里轻松“掌控乾坤” 智能座舱让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聪明”
科普 | 承载着生命希望的三个数字——“120”知多少
打卡南京必吃:汪家馄饨&草桥锅贴!
补药一堆,不如秋菜一把,秋天要多吃的6种菜,鲜嫩营养,正当时
如何用洗衣液不伤肤?专家来支招!
五朵山&张公祠:襄阳必打卡景点
秋葵四大功效公开!两款简易秋葵料理,满满健康好处吃下肚
天津滨海到武汉自驾游攻略大揭秘!
春节自驾游攻略:天津到武汉的完美之旅
二氧化硫的化学式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从涞水到山西:五台山和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之旅
秦朝政治制度改革: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体制基础
春节自驾游:天津-杭州-厦门-武汉超详细攻略
在商业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和道德考量
张家界武陵源:生态旅游的绿色典范
《阿凡达》取景地揭秘:张家界乾坤柱的现实与魔幻
秋冬张家界摄影指南:捕捉绝美瞬间
城市有温度 发展添活力——“最具幸福感城市”营口走笔(下)
城市有温度 发展添活力——“最具幸福感城市”营口走笔(下)
三国迷必打卡:襄阳古城新玩法
《庆余年2》取景地:襄阳古城探秘
捕捉襄阳古城之美:专业摄影技巧分享
北京国家植物园冬日打卡攻略:腊梅、热带植物等你来
国家植物园成功繁育杓唇石斛1000株!
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保护与科普创新的绿色典范